当前位置:首页 > 科研部门 > 小麦研究所 > 科学研究 >详细内容

绵杂麦168

发布时间:2016-10-25

绵杂麦168

绵杂麦168分别了通过国家、四川省和甘肃省小麦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分别介绍如下。

审定编号:国审麦2007003

选育单位: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品种来源:MTS-1/MR168

特征特性:春性,中熟,全生育期185天左右。幼苗半直立,分蘖力较强,叶片较窄,生长势旺。株高92厘米左右,植株略开张。穗层整齐,结实性好。穗长方形,长芒,白壳,红粒,籽粒半角质,均匀、饱满。平均亩穗数24.7万穗,穗粒数46.0粒,千粒重42.0克。抗倒力较弱。抗病性鉴定:条锈病免疫,中感赤霉病、秆锈病,高感叶锈病、白粉病。2006年、2007年分别测定混合样:容重782克/升、782克/升,蛋白质(干基)含量12.54%、12.59%,湿面筋含量24.1%、25.1%,沉降值22.3毫升、26.0毫升,吸水率54.4%、55.0%,稳定时间2.8分钟、2.6分钟,最大抗延阻力283E.U、275E.U,延伸性15.9厘米、16.2厘米,拉伸面积63.1平方厘米、62.8平方厘米。

产量表现:2005~2006年度参加长江上游冬麦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423.4公斤,比对照川麦107增产14.7%。2006~2007年度续试,平均亩产416.6公斤,比对照川麦107增产10.6%。2006~2007年度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09.7公斤,比当地对照品种增产增产15.12%。

栽培要点:立冬前后播种,每亩适宜基本苗10万~14万苗,在较高肥水条件下栽培。注意防倒伏。

适宜种植地区:适宜在长江上游冬麦区的四川(川北山区除外)、重庆、贵州、云南昆明和曲靖地区、陕西汉中地区、湖北襄樊地区、甘肃南部种植。


审定编号:川审麦2007012

选育单位: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品种来源:MTS-1/MR168

特征特性:春性,全生育期182天左右,比对照早熟2-3天。幼苗半直立、绿色,分蘖力较强,叶宽中等,叶耳绿色。植株整齐,株高94厘米左右,旗叶长度中等、角度中等。穗长方形,穗层整齐,长芒、白壳,籽粒红色、卵圆形、粉质-半角质,腹沟浅、饱满。小穗数22个左右,穗粒数47粒左右,千粒重45克左右。2007年经农业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品质测定,平均容重784克/升,粗蛋白含量14.39%,湿面筋含量30.5%,沉降值39.9毫升,稳定时间3.6分钟,达到中筋小麦品种标准。经四川省农科院植保所鉴定,高抗条锈病,中感白粉病,中感赤霉病。

产量表现:2005-2006年度参加四川省小麦区试,平均亩产405.7公斤,比对照川麦107增产17.7%,增产极显著,10点中9点增产;2006-2007年度续试,平均亩产346.2公斤,比对照川麦107增产14.2%,增产极显著,10点中8点增产。两年区试平均亩产376.0公斤,比对照川麦107增产16.1%,20点次中17点次增产。2006-2007年度在双流、绵阳、内江、遂宁、达县五点进行生产试验,平均亩产356.4公斤,其中4点比对照川麦107增产3.8-26.3%,平均增产12.2%。

栽培技术要点:四川盆地于10月底至11月上旬为宜。基本苗每亩10-14万。每亩施纯氮12kg左右,配合施P、K肥。注意排湿、除草,并加强对蚜虫和赤霉病的防治。

适宜种植地区:适宜四川平坝、丘陵和低山区种植

 

审定编号:甘审麦2012002

选育单位: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四川国豪种业有限责任公司

品种来源:MTS-1/MR168

特征特性:春性,早熟,生育期94天。幼苗长势较壮,分蘖力较强,株高73厘米。穗纺锤形,长芒,穗长10厘米,结实40-50粒,千粒重45-50克。容重784克/升,粗蛋白质含量14.39%,湿面筋30.5%,沉降值39.9毫升,面团稳定时间3.6分钟。抗条锈病和白粉病。

产量表现:2010-2011参加甘肃省春小麦区试,两年平均亩产484.79公斤,比对照宁春4号增产3.62%;2011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96.67公斤,比对照品种宁春4号增产1.26%。

栽培技术要点: 3月下旬至4月上旬播种,用种量12.5-15公斤,每亩基本苗25-30万,可比常规品种减少三分之一的用种量,亩施纯氮15-20公斤,配合施磷、钾肥,除一般管理外,加强对蚜虫和白粉病、赤霉病的防治。

适宜种植地区:适宜在甘肃省河西春麦区种植。

  • 主办单位 :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地址:四川省绵阳市游仙区松垭镇松江路8号
  • 联系电话:0816-2822078 蜀ICP备13029189号-1 技术支持:动力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