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党史学习教育 >详细内容

学党史传承长征精神、办实事助力乡村振兴

发布时间:2021-06-11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贯彻落实院机关党委关于党史学习教育的具体部署,麦类作物党支部结合业务工作特点,将党建与业务工作有机融合,在支部书记带领下,6名正式党员和2名发展对象于6月8日至10日前往绵阳市省内对口帮扶县——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红原县开展“学党史传承红色精神、办实事助力乡村振兴”暨麦类作物党支部庆祝建党100周年主题党日系列活动。

7.jpg

党建引领助力产业发展

6月9日上午,根据“红原县科技特派员创业与服务”项目年度计划,红原县科农局联合绵阳市农科院举办了“红原县发展特色产业 助力乡村振兴——科技特派员座谈会”,绵阳市农科院麦类作物党支部8名党员和科技科余敖同志参加了会议。会议上,麦类作物支部书记侍守佩作为红原县科技特派团团长,围绕红原县科技特派员工作实施进展、存在问题、下步计划和特色产业建议做了汇报;科技科余敖研究员应邀讲解了科技项目申报、实施、管理和资金使用方面的知识;小麦研究所、食用菌研究所党员同志与参会的乡镇干部、企业负责人等围绕产业发展和技术经验进行了讨论。会议还邀请了四川省龙日种畜场场长罗光荣研究员、四川省草原研究院草科所所长游明鸿研究员、西南民大张绍山博士分别围绕牦牛养殖、川西北饲草产业和阿坝州名贵中药材产业做了专题报告。

 1.jpg

重走长征路瞻仰革命先烈

6月9日下午,麦类作物党支部8名党员前往红原县瓦切镇日干乔湿地开展“重走长征路、瞻仰革命先烈”党史学习教育活动。在“红军过草地纪念碑”前,支部书记带领党员同志重温入党誓词、了解长征历史、学习长征精神、缅怀革命先烈。

5.jpg

1935年7月至1936年8月,历时一年零两个月左右,中国工农红军三大主力军数次翻越亚口夏雪山、经过红原草地,在征服雪山和泽国草地的艰难历程中,许多红军战士因饥饿、寒冷、伤病牺牲在雪山、草地和沼泽中。1960年7月,为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过草地的艰难历程以及川西北人民在中国革命危难关头所作出的重大贡献,经国务院批准建立红原县,周恩来总理题词命名“红军长征走过的大草原”,故名为“红原”。这里,深印着红军的足迹,镌刻下长征中最为艰难、最为悲壮的征程,留下了“金色的鱼钩”“七根火柴”等动人故事。红军在红原爬雪山、过草地、越沼泽的艰苦岁月里,红原这方热土和广大牧民群众给予了长征中的红军最有力的支持和帮助,为红军队伍保存革命力量,取得长征胜利作出了积极贡献。

6.jpg

支部联建传承红色精神

    6月10日上午,绵阳市农科院麦类支部与红原县科农局机关党支部开展了“支部联建传承红色基因、绵红合作助力乡村振兴”暨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联谊活动。红原县科农局机关党支部书记王春贵为两个支部党员同志讲党课,题目为“红军爬雪山、过草地的革命历史”。党课学习后,麦类作物党支部党员同志参观了四川省科技扶贫在线红原县运管中心,了解了平台的运行方式和成效,围绕如何利用平台服务红原产业振兴进行了交流讨论。

2.jpg

铭记红色初心,聚力科研创新

6月10日中午,麦类作物支部8名党员前往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马尔康县,考察调研了我院小麦夏繁基地。支部党员何员江同志向技术服务科、食用菌研究所的党员同志介绍了小麦夏繁基地规模、科研内容和工作特点。通过这次实地考察,进一步加深了支部党员对小麦科研工作的了解和认识,促进了各部门党员的业务交流,为跨学科融合发展奠定基础。

9.jpg

通过这次系列活动,支部党员同志身临其境体验了当年红军长征经历的艰难历程,了解了红军长征途中的文化、气候、地理环境,加深了对党史中长征精神真谛的领悟。

10.jpg

战争年代的长征永远地完结了,但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祖国的新长征已展现在我们面前,作为农业科研工作者,我们深深地感悟到:我们肩上的任务很重,要走好新长征之路,打赢种业翻身仗,我们必须像先辈们一样付出更多的艰苦和努力,学习革命先辈不屈不挠的长征精神,从革命传统中感悟崇高,从红色基因中汲取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懈奋斗。 

(麦类作物党支部   侍守佩  供稿)


  • 主办单位 :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地址:四川省绵阳市游仙区松垭镇松江路8号
  • 联系电话:0816-2822078 蜀ICP备13029189号-1 技术支持:动力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