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赋能川产道地麦冬产业高质量发展研讨会在绵成功举办
3月26日至29日,由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三台县农业农村局主办,绵阳市科学技术局、绵阳市农业农村局等单位协办的“科技赋能川产道地麦冬产业高质量发展研讨暨国家中药材产业技术体系麦冬单品种联合攻关小组学术交流会”在三台县隆重召开。本次会议以“科技驱动·产业振兴”为主题,汇聚了来自全国20余省市的专家学者、企业及行业协会代表共80余人,共同探讨麦冬全产业链的提质增效与创新发展。
会议开幕式上,三台县委、绵阳市农业农村局以及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领导发表致辞。他们一致强调,作为三台县的特色支柱产业,麦冬产业正以绵阳“科技城”的科技创新为动力,深度整合进入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发展中,下一步将加强“药食同源”的产品开发,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
会议期间,来自多个科研院校的专家学者分享了前沿研究成果。华南农业大学杜冰教授以《药食同源及麦冬产品开发》为题,探讨了麦冬在功能食品领域的创新路径;成都中医药大学李敏教授聚焦了麦冬全产业链质量风险防控与标准化生产;中国中医科学院巢志茂研究员通过解读历代典籍为参会代表解析和介绍了麦冬的药用价值;中国农业科学院戴小枫研究员则呼吁构建“产学研用”一体化生态模式,助力乡村振兴。
与会代表前往麦冬道地产区三台县芦溪镇、老马镇麦冬种植基地,麦冬博物馆及四川代代为本农业科技有限公司7S产地仓,实地考察了“药-粮”生态种植模式、GAP基地建设及麦冬采收现场。国家中药材产业技术体系绵阳综合试验站站长、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中药材所副所长戴维介绍,麦冬于2024年8月纳入国家“药食同源”目录,标志着三台麦冬产业从传统种植向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方向迈进。如今,三台县已建成省五星级麦冬现代农业园区,力争在2027年建成国家级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涪城麦冬”示范区,全产业链产值超过100亿元。
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是国家中药材产业技术体系麦冬单品种联合攻关小组组长单位,此次召开小组工作会议,来自全国9所科研院校的专家代表分别报告了团队在麦冬种质资源收集、品种选育、栽培生理机制、农投物开发、品质检测和机械化采收等领域的突破性进展,组长单位进一步明确了攻关小组未来重点任务,包括推进麦冬生态种植技术研发、深化GAP基地建设及推广智能化装备应用等方向。
本次会议的成功举办,标志着川产麦冬产业正迈向科技引领、三产融合的高质量发展新阶段。未来,绵阳市农科院中药材团队将继续以科技创新为引擎,深化产研合作,为乡村振兴提供强劲动力。
(中药材研究所 王钧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