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中药材团队赴河南、湖北、重庆科研院所进行考察交流
8月1日至5日,杨敬副院长率领中药材研究团队,赴河南师范大学、河南省农科院、南阳理工学院、襄阳市农科院及西南大学等单位考察交流。此行旨在学习各单位在中药材学科建设、遗传改良、生态种植、产地加工等方面的先进经验和技术,拓展合作机遇。
在河南师范大学,国家中药材产业体系山药种质资源鉴定与新种质创制岗位科学家杨清香教授、国家山药产业科技创新联盟理事长李明军教授等就团队在“四大怀药”新种质资源、山药脱毒快繁、中药材微生态等领域的突破性成果进行了详细介绍。考察团参观了河南省农业微生物生态与技术国际联合实验室、温县试验示范基地,与杨清香教授、李明军教授就中药材与微生物学科融合创新,中药材微生物菌肥的开发、合作及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了深入交流。考察期间,温县农科所小所大作为,以中药材组培快繁技术推动优势产业的技术服务方式给考察团留下了深刻印象。
在河南省农科院,考察团与中药材体系花类药材遗传改良、山药栽培技术以及郑州综合试验站等三个岗站团队进行了深入交流。中药材所所长梁慧珍研究员,全面介绍了团队的研究方向及重点任务,包括资源评价、中药材道地化、种子种苗、逆境防控及产品研发等,并分享了伏牛山和大别山地区“四大怀药”、“八大宛药”等野生资源的观测及项目承担情况。双方就抗寒、观赏性麦冬的引种事宜展开了充分讨论。随后,杨铁刚研究员引领考察团参观了省农科院的现代农业研究开发基地,重点观摩了中药材种质资源圃及山药、半夏栽培试验田,并就中药材连作障碍的机理及应对方法进行了交流。
在南阳理工学院,张仲景国医国药学院副院长、体系焦作综合试验站站长黄显章教授,重点介绍了艾草、山茱萸等“八大宛药”的特色,分享了团队的研究思路及与企业合作研发产品的相关情况。他提到,团队已收集了80个艾草种质资源,这些资源在成分及耐寒性方面均展现出显著差异。同时,他还介绍了团队在艾绒调控基因、苍术道地性、唐半夏毒性研究等方面的阶段性成果及中药材研究方法。会后,双方共同参观了南阳顺天祥艾叶有限公司、九宫艾供应链平台等艾加工机械及产品开发企业。
在襄阳市农科院,赵翠荣副院长向考察团介绍了该院基本情况和中药材学科建设进展。双方共同调研了襄麦冬生产示范基地、艾草种植及加工基地,以及中艾集团湖北自然物语大健康科技公司,并就襄阳麦冬和艾草产业的发展、院企合作及科技服务情况进行了交流。双方就麦冬及山麦冬种质资源的鉴定利用、中药材遗传改良与栽培等方面的合作进行了深入探讨。
在西南大学,考察团与体系草害防控岗位专家何林教授团队就双方在麦冬等中药材草害问题研究上的前期工作进行了复盘,确定下一步联合攻关计划,并就联合培养博士课题的细节进行了商定。
此次跨省考察活动,覆盖了从高校到县级农科院所,并深入探索了龙头企业与专业合作组织的实践前沿。在考察过程中,见证了多学科交叉融合与创新思维碰撞的迸发活力,以及特色产业引领乡村振兴的独特路径,这些均给考察团成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此外,本次考察还为我院中药材研究团队点亮了新的研究灯塔,提供了宝贵的研究方向与灵感启示。这些新思路与启示,无疑将为我们未来的科研工作注入新的活力与动力。
(中药材研究所 王钧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