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中药材所、薯类所科技人员赴阿坝州联合开展科技帮扶活动
5月23日至27日,我院中药材团队与薯类团队成员一行六人,驱车深入阿坝州四县,开展科技下乡万里行活动以及国家乡村振兴特派团等系列帮扶工作,旨在推动当地农业科技进步与乡村振兴事业发展。
在茂县富顺镇宝顶村,我院专家团队针对宝鼎中药材种植专合社的林下生态栽培绞股蓝、重楼项目,以及绞股蓝与九眼独活的套作技术进行了详尽的田间技术指导。随后,考察团对茂县健源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与农科院联合申报的省科技项目“新品种滇重楼引进及生态种植技术集成示范”的实施进展进行了考察,并对本年度滇重楼出苗长势进行了现场评估,此次帮扶活动得到了当地县融媒体中心报道。
在阿坝县各莫镇哈拉玛村,我院陈杰研究员携手四川垄鑫棉隆推广代理及暗紫进出口公司,继续推进本年度暗紫贝母土壤消杀技术试验工作。同时,考察团对设施栽培贝母的花期植株进行了取样和数据采集,为制定贝母人工种植技术标准提供科学依据,助力阿坝州贝母产业的健康发展。此外,本次考察还特邀薯类所成员饶莉萍,就高海拔马铃薯种植技术与县科农局进行了深入交流,为阿坝县高海拔地区马铃薯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思路和方向。
在若尔盖县,我院考察团与县科农局就国家中药材体系绵阳试验站示范县、国家科技特派团、省下乡万里行与三区人才工作进行了有效对接,并在阿西镇团结村和求吉乡上黄寨村设立了唐古特大黄选育试验点。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考察团继续筛选了30余株不同株型的白花紫叶等优良单株进行套袋纯化,旨在选育出具有四川特色的道地唐古特大黄优质新品种。此次活动得到了四川农村日报的关注和报道,展现了我院在中药材种质资源创新与利用方面的探索与实践成果。
在九寨沟县勿角乡,我院专家团对当地淫羊藿种植基地进行了深入调研。针对种植户反映的叶斑病发病情况及其对药材产量与品质的影响,专家团及时采集病株样品并带回实验室进行微生物检测与分离工作,以期研制出有效的抗病菌剂,为淫羊藿产业的稳定发展提供技术保障。同时,考察团还对五味子、独蒜兰等林下种植情况进行了考察与指导。
本次科技下乡及乡村振兴帮扶活动不仅提升了当地中药材种植技术的专业水平,还为阿坝州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注入了新的动力与活力。活动得到了当地政府和媒体的高度评价与广泛认可,充分展示了我院在农业科技推广与乡村振兴工作中的积极作用与贡献。
(中药材所 王钧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