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四院四所”小麦育种青年学术交流会暨田间开放日活动在我院举行
为进一步加强学术交流,促进传统育种与生物育种结合,加快高产多抗优质小麦新品种培育,助力种业振兴和大面积单产提升,4月22日-24日,以“小麦青年聚力 赋能生物育种”为主题的 “四院四所”小麦育种青年学术交流会暨田间开放日活动在我院顺利举行。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科院、华中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四川农业大学、山东省农科院、四川省农科院、安徽化成种业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种子集团有限公司等10家单位近30位专家参加此次学术交流和田间育种考察活动。
在田间观摩过程中,任院长就我院育成小麦品种及特点、现有种质资源和最新育种进展进行介绍,而与会专家以现阶段小麦育种需求和瓶颈为导向,围绕种质资源创新与利用,多抗性小麦育种、特色专用小麦育种、机械化育种等进行交流讨论,充分肯定了绵阳市农科院为西南麦区乃至我国小麦育种做出的贡献。
在“种业强市 青年当先”共青团助力绵阳种业强市建设系列活动发布仪式”上,中国工程院赵振东院士发表致辞并勉励青年要务实、苦干、实践、创新,鼓励青年将个人理想和国家农业大业相结合,以扛起农业大国的责任担当,加快推进农业强国建设。仪式上,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李学军教授以“选题从生产中来,成果回生产中去”为主题,围绕小麦高产、抗病、优质育种等方面分享了西农小麦育种的经验传承和育种成果;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Ravi Singh研究员进行春小麦育种方面的主题分享,认为加强种质资源开放共享是推动小麦育种进步的源动力。
在青年学术交流会上,郝元峰研究员、兰彩霞教授、祁鹏飞教授、赵之淦教授、曹新有研究员、邓清燕博士、袁国强博士就小麦新种质创制、抗病基因挖掘及遗传机制、特色品质改良、营养利用和栽培管理等方面做学术报告。同时,任院长也就厅市共建作物特色资源创制及应用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建设和成果进行了汇报,得到专家们的肯定。专家结合我院优势和特色,对重点实验室规划提出建议,一是肯定以解决实际生产问题的育种理念,针对当前环境气候变化、企业特色需求和种植大户高产需求,培育适应性强、特色优质和高产稳产的系列小麦品种;二是加强基础研究和育种实践相结合,充分利用现有功能分子标记,靶向改良目标性状;三是加强交流合作,关注最新研究成果和技术,服务于小麦育种。
此次会议的召开,实现了育种理念的碰撞和交流,对于我省乃至西南小麦育种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小麦研究所 陈兴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