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新闻报道 >详细内容

我院绵芋系列马铃薯品种在西昌太和镇粮经复合模式试点喜获丰收

发布时间:2023-03-15

西昌光热资源丰富,非常适合葡萄生长,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农户在土地上搭建大棚,用于种植葡萄,面积发展非常迅速,已形成规模化种植基地10余万亩。但随着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防治耕地“非粮化”,稳定粮食生产意见的出台,这些葡萄地面临着毁林还耕的问题。我院薯类所与四川农大、西昌市农业农村局合作,探索在葡萄采收后发芽前的空档期,种植一季秋马铃薯模式,来进行粮经套作模式研究,解决粮经双丰收问题。去年10月我院提供了绵紫芋1号、绵彩芋1号、渝绵芋1号等绵芋系列马铃薯品种6个,在太和镇太安村试种5亩。从今年2月底陆续收获的情况来看,绵芋系列品种表现好,模式成功,为当地有效解决粮经套作提供了一条可行途径。

图片3.png

3月14日,薯类所所长丁凡、邹雪到园区实地查看了绵芋系列马铃薯品种田间表现,并进行了收获测产,其中绵彩芋4号单株平均产量超过500 g,按套作模式下马铃薯的种植密度2000株/亩计,每亩新增鲜薯产量1000 kg以上。据西昌市农业农村局农技站站长吴秋虞介绍,当地适合套作马铃薯的葡萄品种约有5万亩,今年是第一年试种,绵芋系列品种表现突出,尤其是绵彩芋4号,产量高,食味好,深受种植户喜爱。下一步双方将有针对性的开展菜用型、加工型和高花青素特色型马铃薯品种的配套栽培技术试验和示范,通过增产增收让种植户主动套作马铃薯,带动葡萄园区的粮经复合种植。

图片4.png

(薯类研究所 邹雪 供稿)

  • 主办单位 :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地址:四川省绵阳市游仙区松垭镇松江路8号
  • 联系电话:0816-2822078 蜀ICP备13029189号-1 技术支持:动力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