踔厉奋发、勇毅前行 市农科院科研工作者热议中央一号文件
2月13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中央一号文件”)发布,这是21世纪以来中央连续出台的第20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一号文件,再次表明党中央加强“三农”工作的鲜明态度。总的看,今年的文件聚焦狠抓落实,突出工作部署指导性、政策举措针对性,既是明确全年工作重点的‘任务清单’,也是指导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操作手册’。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围绕抓紧抓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等9个方面,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引发全院职工广泛热议。市农科院科研工作者们纷纷表示,要认真学习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努力为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农业强国贡献力量。
四川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代表 水稻研究所 项祖芬:手中有粮,心中不慌。中央一号文件再次对粮食安全目标和措施做出明确部署,全力抓好粮食生产,确保全国粮食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和种业振兴行动,推动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作为一名农业科技工作者,将深入学习领会文件精神,扎根农业科研和生产一线,加强水稻优良品种和提质高效生产技术的研发、集成和示范推广,为粮食的稳产保供、促进农民增收致富贡献微薄力量。
四川省第十四届人大代表 薯类研究所 邹雪:粮食安全是国家发展的基本要求,种业是是建设农业强国的标志性工程。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强化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坚决守牢确保粮食安全,推动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作为地方农业科研单位的工作者,将深入学习贯彻文件精神,紧密依托作物特色资源创制及应用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平台,围绕薯类作物特色品种选育,种苗种薯繁育体系优化,良种良法配套技术集成创新开展工作,把试验室、试验田里的技术成果应用到大田生产中去。充分发挥甘薯、马铃薯等粮菜兼用且营养丰富的作物在稳粮增产增收、乡村振兴中的作用。
绵阳市第八届政协委员 薯类研究所 余韩开宗:农业科技创新与利用是助力农业发展,保证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业增产提效的重要力量。中央一号文件中提出要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坚持产业需求导向,强化农业科技创新;要切实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把增加脱贫群众收入作为根本要求,促进产业发展,注重扶志扶智。作为一名农业工作者,将深入开展薯类作物研究,不断挖掘薯类作物高产优质潜力,为保证国家粮食安全贡献力量;同时立足地方特色产业,坚持以需求为导向开展新技术集成研发,加强新技术示范推广,做好产业技术培训与指导,推动地方特色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增产增收,助力乡村振兴战略。
(办公室 李银菲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