岗站县紧密结合 积极探索丘区农业生产“三全化”
3月6日,国家玉米产业体系西南山地栽培岗位专家、绵阳综合试验站、四川省玉米创新团队有关成员分赴三台、中江等示范县,围绕品种、技术、耕作模式及农机设备的应用情况,对丘区雨养农业生产机械化实况展开调研。“岗—站—县”相关领导及专家积极磋商,还达成了三方紧密结合,共同推进丘区雨养农业生产“三全化”(即全程、全年、全面机械化)的共识,并初步拟定了实施计划。
调研中发现:农村劳动力流失,雨养旱作区单家独户的种粮效益低,小农经营无法满足农业生产规模化发展的需要,部分农户自愿实现土地流转,形成一定规模的种植大户、专业合作社或家庭农场,走上规模化生产的道路,极大地带动了耕、种、收机械化的推广和应用,同时也对农业机械设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为改善生产条件,提高生产效率,多数农户盲目引进机械设备;又因多数种植大户知识水平有限,对品种和现代农业技术了解甚少,对市场和政策信息了解滞后,对产业缺少整体规划,所选机械设备多数针对性不强,配型难、养护维修难、适应性差;造成了生产效率、经济效益低,资源浪费。加之基层农技人员老龄化严重,知识更新慢,认知滞后,技术服务不能很好地满足生产需求。从而导致农业生产规模化发展的需求与现代农业生产技术知识更新不力的矛盾较为突出,种植大户、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及基层农技人员迫切需要加强培训,更新知识,提升业务水平。针对上述问题,参与调研的专家积极开展现场咨询和技术服务。
通过现场考察,与当地农技部门和种植大户的深度交流沟通,“岗—站—县”的有关领导、专家进行了认真的座谈交流,并达成共识:1)为种植大户、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提供全程全年规划,合理布局;2)指导作物品种选择、农业机械选型配套、优化种植技术;3)提供市场最新动态、信息及咨询服务;4)加强培训和宣传力度;5)针对生产实际问题,分类型、分区域打造两个有特色的百亩示范样板,并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此外,还应加强“岗—站—县”科技服务工作的有机对接,有效整合三方资源,立足生产,做好轻简高效技术推广应用的同时,还应做好精简高效技术的储备,保障丘陵山区雨养农业区农业规模化、机械化的顺利推进,确保丘陵山区雨养农业区种植面积适度减少,单产大幅提高,农副产品总量不减,农业规模效应大幅提高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四川省玉米产业创新团队等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