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新闻报道 >详细内容

四川北部地区春季小麦病虫害防控技术建议

发布时间:2014-03-14 来源: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2014年2月至3月初,绵阳综合试验站团队密切关注小麦病虫害的发生动态,对试验田及大面积生产上小麦病虫害发生情况进行了跟踪观察,并与农业部、省、市病虫害防控的植保专家对小麦病虫害当前的发展情况进行交流和探讨,结合绵阳市2014年小春中后期主要病虫害发生趋势会商会情况,综合病虫害历史资料和近期气候趋势,提出四川北部地区2014年春季小麦病虫害防控技术建议。
    一、当前小麦病虫害发生现状
    由于去年小麦播种以来,气温较常年偏高,雨水充沛,适宜小麦条锈病发生蔓延,生产上未防治病田(农户自留品种)病情较重。条锈病春前呈现出发病早、病点多、春后扩展快、局部区域病情重的特点。据绵阳各县市区调查发病程度均重于去年或常年。截至2014年3月4日,小麦条锈病已在绵阳市8个县市区发现,发病面积10.616万亩,比去年同期0.414万亩暴增10.202万亩。据四川省农科院植保所监测显示,采集自四川、甘肃15个乡镇的135块田小麦样品,其中四川样品中抗性比例不超过37.8%,较2009-2010年间的50%显著下降。绵阳综合试验站监测的四川省和国家小麦新品种区域试验的80个小麦新品种(系)中,目前已发病70个,占87.5%。估计小麦条锈菌生理小种已经发生变异,小麦品种对条锈病抗性普遍下降。
    目前小麦白粉病轻度发生;小麦蚜虫和红蜘蛛普遍发生。
    二、小麦病虫害发生趋势
    据绵阳市气象局2014年春播(3~4月)气候趋势预测,春播期间全市平均气温正常,降水总量基本正常。3月气温正常略偏低,4月气温正常略偏高。3月降水量正常略偏多,4月降水量偏少。4月大部地区有中等偏轻的春旱。3月下旬末至4月上旬初有日平均气温低于12℃的低温时段。3月降水偏多,有5次降雨天气过程,对小麦条锈病、赤霉病的发生蔓延有利;4月气温正常略偏高,有中等偏轻的春旱,有利于小麦蚜虫等多种虫害的发生。
    预计小麦条锈病将中等偏重发生(4级);小麦白粉病中等偏轻发生(2级);小麦赤霉病中等发生(3级);小麦蚜虫中等偏重发生(4级)。
    三、防治方案
    今年小麦条锈病春季流行态势明显。各地植保、农技部门一定要加强病情的监测,及时准确发布病害预报,坚持“打点保面、发现一点、防治一片”的策略,狠狠抓住孕穗抽穗这一关键时期开展统防统治。可供选择的药剂组合有:1)亩用80%戊唑醇乳油10毫升兑水15公斤;2)25%丙环唑乳油30毫升,兑水15公斤;3)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50克,兑水15公斤;4)12.5%氟环唑30-40毫升兑水15公斤;其中任选一种可兼治条锈病和白粉病。
    对小麦赤霉病,在有效期内有效药剂防治是关键。要坚持破口期和齐穗期用药。在小麦抽穗扬花期如遇到2天或以上连阴雨、雾霾和大面积结露天气,结合“一喷三防”,及时喷药防治。可选的药剂组合:1) 多酮混剂:多菌灵40克+三唑酮10克有效成分/亩兑水15公斤;2)多戊混剂:多菌灵22克+戊唑醇8克有效成分/亩兑水15公斤;3)氰烯菌酯:40-50克有效成分/亩兑水50公斤;4)戊唑醇:10克有效成分/亩兑水15公斤;5)多菌灵:50克有效成分/亩兑水15公斤。
    对小麦蚜虫和红蜘蛛可亩用7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3--4克进行防治。

(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绵阳综合试验站 供稿)

  • 主办单位 :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地址:四川省绵阳市游仙区松垭镇松江路8号
  • 联系电话:0816-2822078 蜀ICP备13029189号-1 技术支持:动力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