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新闻报道 >详细内容

坚持科学务实重建 提升科技服务能力

发布时间:2010-11-24 来源: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5.12”大地震严重损毁了我所的办公场地、业务用房、办公设备、检验检测仪器及许多科研材料等,致使许多科研课题被迫终止,导致工作不能正常开展。所领导班子及时作出部署,成立“灾后重建”工作领导小组。根据省发改委关于《下达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年度计划》和省农业厅关于《下达灾后农业恢复重建任务》(川农业[2008]227号)的通知等文件精神,结合绵阳市发改委《关于绵阳市农科所灾后重建项目立项的批复》(绵市发改农经[2009]33号文)等。我所全面开展灾后重建工作。

 

[图一为灾后重建施工现场] 

[图二为已建成的病害鉴定圃]

截止日前,已经完成房屋/土建工程:修复了科研业务管理用房、重建了围墙设施、农作物病害鉴定圃、科研库房等;已经完成农业/田间工程:恢复了部份田间水电设施、重建了田间道路工程、大棚、沟渠、田埂、隔离围栏等。农民技术员培训中心和科研考种用晾藏室等重建工程正在建设之中,并已完成预期目标。随着重建工作的深入开展,我所对粮食安全和优势特色农业发展的科技支撑能力逐步恢复,新的现代农业技术服务体系逐步形成。

[图三为培训中心]

两年来,还先后派出多批次专家深入北川、平武、安县、江油等重灾区开展技术帮扶工作。在安县雎水实施了《水田改种玉米品种的应急试验及技术集成示范》,通过验收,玉米亩产达了578.2公斤,为地震灾区生产自救提供了技术模式,并在该县黄土建立了200亩农业新技术集成示范基地,引导、帮助农民应用新技术进行产业重建;与平武、北川合作,为他们灾后恢复洋芋种子生产基地建设提供技术支持;在北川旋坪乡、安县黄土镇开展科技帮扶活动;与三台县签订《院县科技合作协议》等。通过这些活动促进了重灾区灾后农业产业重建和可持续发展。

(办公室  周晓宇  供稿)

  • 主办单位 :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地址:四川省绵阳市游仙区松垭镇松江路8号
  • 联系电话:0816-2822078 蜀ICP备13029189号-1 技术支持:动力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