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科技动态2025第十三期(鲈鱼“分塘”工作技术要点)
鲈鱼分塘倒池是一项基于生长规律、环境管理和经济效益的综合性措施,通过优化密度、分级管理、改善环境等方式,既能保障鲈鱼的健康生长,又能提高养殖效率和收益,是鲈鱼规模化、科学化养殖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1.“分塘”准备:
选择晴天的上午进行分塘工作;分塘前1天,停止投喂饲料,减少鲈鱼肠道内容物,降低捕捞时的应激反应和呕吐损伤;分塘前2小时泼洒维佳(用量:1g/立方水)+拉网运输宝(1ml/立方水),增强鱼体抗应激能力,保证存活率。
2.科学捕捞:准备合适的拉网,网眼大小以不刮伤鱼体为宜;拉网从池塘一侧缓慢向对应一侧收拢,避免快速拉网;拉网后让鲈鱼在网中暂养10分钟,促使其排出黏液和粪便,减少运输时的水质污染。
3.按规格分筛:用鱼筛筛选,将同一规格的鱼苗集中,通常分为小规格(3-5厘米)、中规格(5-8 厘米),分别转入不同池塘培育;筛选过程必须在有水的环境下进行,减少鱼体与器皿的摩擦,整个过程要快,尽量减少鱼离水的时间,分筛过程中进一步剔除病弱畸形鱼。
4.打样计数:带水打样,计算鲈鱼的大小规格,阶段性评估其生长情况;详细记录每个池塘鲈鱼的重量,并重新优化每个池塘的鲈鱼密度,便于后期的精准投喂和科学管理。
5.运输:使用塑料桶带水运输,及时入塘;远距离时使用活鱼运输箱配备氧气瓶。密度要合理,根据运输时间、温度和鱼体大小确定,宁稀勿密,并保证充足氧气。
6.水体消毒:分塘后,使用强效净碘(用量0.15ml/立方水)消毒水体。
7.注意事项:选择适宜天气分塘,坚决不在雷雨、闷热等恶劣天气下进行分塘操作;操作人员提前明确分工提高效率,缩短操作时间;详细记录分塘日期、规格、数量、来源塘与目标塘、用药情况等,建立养殖档案。
鲈鱼分塘的核心在于 “防应激、保规格、控环境”,注意避免鱼体损伤和水质波动,通过科学分级和环境优化,为鲈鱼创造持续健康的生长条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