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科技动态2025第十一期(绵阳市2025年油菜秋播技术指导意见)
“白露”将至,我市油菜秋冬种工作即将全面展开。据气象部门预测,9月绵阳平均降水量约为120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少1–2成,多晴热天气;平均气温22.5–23℃,较常年偏高1–1.5℃。为巩固油菜扩种成果,推进大面积单产提升,应重点抓好适期、适墒、适量播种。现提出如下关键技术措施:
一、精选良种,因地制宜抢播种
结合我市区域特色,推荐选用近五年审定推广的高产、高含油、抗逆性强的品种,含油量达45%以上,亩产潜力200公斤以上,推荐双低品种如绵油51、绵油93等;高芥酸油菜如台油61、绵油31等,充分发挥产油优势,同时应突出“抢墒播种”。
针对部分地区油菜根肿病高发问题,应根据本地生理小种类型,积极推广抗根肿病新品种,并采取无菌土育苗、适度晚播等防控措施。常发区可使用石灰氮(氰氨化钙)进行土壤处理,降低田间菌源量,严格控制根肿病发生与蔓延。
二、提高整地质量,夯实生长基础
前作收获后及时腾茬晒田,实行深耕细耙,做到田面平整、土粒细碎。稻茬田要开好"三沟"(厢沟、腰沟、围沟),做到沟沟相通,明水能排,暗水能滤,减轻渍害。腰沟和围沟深度应达到30厘米以上,厢沟深度20厘米以上。
三、适期精量播种,确保合理密度
油菜适期播种是培育壮苗的关键。直播油菜:适宜播期一般为9月20日至10月15日。北部地区可适当提前至9月中旬,南部地区可适当推迟至10月中旬。要充分利用秋季光热资源,实现“秋发冬壮”。移栽油菜:育苗播种期应比直播期提前15-20天,一般在9月初至9月中旬。移栽期不宜迟于10月16-20日。
根肿病常发区:可采取适度晚播的策略,减少根肿病发生风险。精细播种:推荐采用噻虫嗪等种子处理剂进行包衣,实行多元种肥与包衣种子定位同播。播种深度以0.5–2.5厘米为宜,行距20–30厘米,株距3–6厘米。合理密植:机械直播亩用种量200–300克,无人机飞播亩用种300–400克,亩保苗数3–4万株;移栽油菜密度以0.5–0.6万株/亩为宜。
四、优化肥水管理,促进健壮生长
坚持"重施基肥、增施有机肥、配施微肥"的原则,推广种肥同播技术。基肥:亩施油菜专用缓释肥(氮磷钾配比25-7-8,含硼)50公斤或复合肥(20-10-18)40-50公斤加硼肥1公斤。采用种肥同播机将肥料施于土壤下5-10厘米位置。苗肥:三叶期亩追施尿素5-8公斤,促进幼苗生长。腊肥:冬至前后亩追施尿素3-5公斤,提高油菜抗寒性。苔肥:抽薹期补施硼肥,防止“花而不实” 。
五、加强田间管理,减轻产量损失
间苗定苗:直播油菜一叶一心时间苗,三叶期定苗,去弱留强、去病留健,按预定密度留苗。育苗油菜齐苗后间苗,1-2叶定苗,苗床留苗密度以每平方米100-120株为宜。草害防治:坚持"封杀结合、以密防草、治早治小"的原则。封闭除草:播种后3天内选用精异丙甲草胺等进行封闭除草。茎叶除草:未封闭除草或效果不佳的田块,可在油菜3-5叶期选用精喹禾灵+草除灵等进行选择性除草。虫害防治:推荐采用噻虫嗪等包衣处理,有效控制冬前黄曲跳甲、蚜虫、小菜蛾等虫口基数。病害防治:5叶期喷施乙蒜素等杀菌剂预防霜霉病;根肿病常发区应落实无菌土育苗和适度晚播等综合措施。
六、积极防灾减灾,应对异常气候
防渍害:及时清理"三沟",保证排水畅通。已发生渍害的田块,亩追施尿素5公斤和氯化钾2公斤促进恢复。防干旱:提早清理沟渠,有条件地区可采取抽水漫灌或喷灌。叶面喷施碧护、新美洲星等抗逆调节剂增强抗旱能力。防冻害:寒潮来临前,叶面喷施赤霉素、芸苔素内酯、新美洲星等提高抗冻性。冻害后及时追施尿素(5-10公斤/亩)促进恢复生长。出现年前抽薹的田块,可及时掐薹,促进年后新薹发生。
(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油料作物研究所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