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科技动态2025第五期(绵阳市油菜减损收获技术意见)
油菜是我市重要的油料作物,收获前的科学管理直接影响产量、品质及机械化作业效率。据调查,因收获时机不当、病虫害防控不到位或田间管理疏漏导致的损失率可达10%-20%。为保障油菜丰产稳收,现针对收获前关键环节提出以下技术指导意见,请各县区结合实际推广应用。
1、精准监测成熟度,确定最佳收获期:全田80%角果呈黄绿色,籽粒含水量降至18%-22%(手捏籽粒呈红褐色且质地坚硬),选择连续晴好天气,避开阴雨时段。分段收获宜在完熟前5-7天割晒,联合收获宜在完熟后2-3天内完成。
2、优化收获方式: 因地制宜采用联合收获或分段收获。丘陵山区小面积田块推广中小型联合收获机械和人工割晒+机械脱粒技术,联合收获在油菜植株95%枯黄时进行,早晨和傍晚收获可降低收获损失率;规模较大地块推广中大型机械进行机械割晒+拾禾脱粒的分段收获,在油菜黄熟期进行割晒,当全田70%油菜分枝角果茎部开始退绿变黄,叶片基本落光,主花序80%角果转为黄色,主花序中部角果籽粒的种皮由绿转红褐色,主花序角果籽粒含水量降到35%,籽粒呈本品种固有颜色时,为最佳割晒期。割晒后籽粒水分降至18-20%,即可拾禾脱粒,要避开中午高温干燥天气,在早晚时段抢时拾禾。
3、病虫害防控与倒伏预防:终花期后7天,喷施4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800倍液(用量50g/亩),重点喷洒植株中下部。收获前15天,若虫口密度>10头/株,选用10%吡虫啉乳油2000倍液喷雾,确保农药安全间隔期对已倒伏田块,采用人工辅助立秆或调整收割机拨禾轮角度至30°-35°,减少漏收损失。
4、田间环境优化与农机准备:收获前10天清理田间沟渠,确保雨后24小时内积水深度≤5cm,防止根系窒息导致提前枯熟。提前按照要求调试好农机参数,以备不时之需。
5、气象预警与应急方案:时刻关注天气预报,提前48小时预判连阴雨、大风等天气,若预报连续降雨>3天,启动抢收预案,组织跨区农机协作;若是大风预警区域,优先收割倒伏或高秆品种。如遇阴雨期收获的油菜籽需在6小时内进入烘干流程(温度≤45℃),或采用“晾晒架+防雨膜”分层通风干燥,避免堆积发热(堆高≤30cm)。
(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油料作物研究所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