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科技动态2025第四期(2025年春玉米生产技术建议)
一、气温与降雨情况
今年1月以来,川北区域气温波动幅度大,气温偏低。2025年3月23日,中国气象局发布寒潮信息,26日至28日,连续发布寒潮蓝色预警。据市气象台预报,预计4月上旬旬平均气温与常年同期相比略偏高,旬总降雨量与常年同期相比略偏少。
以绵阳市游仙区松垭镇为例,1月1日至3月1日,总积温达846.02℃,比2024年低90.87℃,比2023年低100.36℃;3月以来,日最低气温小于10℃的天数达22天,3月21日,日最低气温3.03℃,3月29至31日,日平均温度均低于10℃。1-3月累计降雨量41.04 mm,比2024年多17.62 mm,3月累计降雨量25.89 mm。
二、生产技术建议
据绵阳市农业气象中心预测,4月上旬前期以阴到多云天气为主,后期以多云到晴天气为主,天气将逐步恢复到常年水平,旬总降雨量与常年相比偏少,因寒潮延期播种的春玉米应做好适时播栽避旱保墒工作,已播种的春玉米应做好抗寒抗旱工作,具体建议如下:
1、应高度重视寒潮对玉米等农作物的影响,已播种未出苗区域应挖取样点查看种子是否霉变或腐烂,若发芽率<50%,需及时补种;已出苗且幼苗受冻区域,叶尖发黄时,可采用喷施磷酸二氢钾+芸苔素内酯增强抗逆性;未播种区域应检测地温,5-10 cm土层温度稳定≥10℃时,土壤水分含量需达到70%左右时,适时抢墒播种,晚播需加大播种量,增大留苗密度,加强水肥管理,确保群体稳产增产;若错过适宜播期,应及时改种,保障增收。若土壤墒情较差且持续干旱,应改适雨播种为“座水种”,播种后墒情差的要及时补充灌溉,确保出苗存苗。有集雨蓄水池的地方可利用微喷灌,无相关设施的地方应提水灌溉。
2、应高度重视干旱对玉米等农作物的影响,加强气象灾害监测与预警,提早制定应急预案,做好应对方案。密切关注后续干旱少雨天气导致的春旱发生发展情况,及时启动抗旱应急响应,确保各级技术力量常态化服务。同时积极备好抗旱设备和物资,加强抗旱减灾生产措施的宣传和技术培训。
3、采用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技术。寒潮回暖后,地下害虫发生较多,可用辛硫磷乳油或毒死蜱于幼虫低龄期防治粘虫,防效较好。寒潮回暖后易发生草害,播种后,在杂草发芽前进行土壤封闭处理(可选用酰胺类除草剂),既可有效地防控杂草,又能明显地维持土壤水分。或用除草膜覆盖,也能起到较好的防草保墒作用。寒潮回暖后应注意苗枯病等病害的发生,早发现早防控。
国家玉米产业技术体系绵阳综合试验站
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玉米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