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科研动态 >详细内容

农业科技动态2024第一期(小麦当前苗情调查及技术建议)

发布时间:2024-01-02

近期,我市开始大幅度降温,日平均气温累计下降7~9℃,大部分地区夜晚温度在0度以下。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绵阳综合试验站迅速组织科技人员,深入一线开展实地调查和技术指导。整体来看,目前绵阳小麦大部分处于分蘖期,抗低温能力较强。因此,本次寒潮对小麦生产影响有限,此次降温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抑制前期高温造成的旺长,并有利于减轻病虫害发生。

1、小麦苗期气候条件对其生长的影响

今年,小麦秋播期间天气晴好,播期集中,出苗较好,但出苗后至今无有效降雨。绵阳市9月降水量为104.8mm,较常年减少49.2%;10月、11月降水量分别为98.8mm、66.2mm,与常年基本持平。截至当前,12月降水量为0mm,低于常年的46mm。温度方面,10月日均气温为17.5℃,较常年升高1.2℃;11月日均气温为12.9℃,较常年上升1.4℃;12月日均气温为8.9℃,较常年降低1.4℃(图1,2)。


121.png

今年小麦播种后的气候条件主要以冬干为主,绵阳地区仅在11月经历过1次较为明显的降水过程,且维持时间较短。当前稻茬田块墒情总体适宜,大部分稻茬麦田耕层相对含水量为35%~42%。旱作小麦暂未发现明显旱情,其耕层相对含水量为21%~23%,部分农户的旱地小麦管理得当,耕层相对含水量达到30%以上。但是对于涵养水分能力较差的沙壤或坡台地,如不及时灌溉,可能会出现干旱缺水的情况,该类麦田耕层相对含水量为16%~22%,已出现了轻微的旱情。另外极少部分麦田缺水严重,耕层相对含水量为9%~11%。

苗情方面,小麦播后近40天气温持续偏高,小麦整体生育进程略快于常年,部分麦田出现旺长(图3)。而12月以来的低温过程可能会对不耐低温的品种或旺长的麦田,带来了一定的影响,极少数麦田的叶片出现发紫或加剧除草剂的药害发生。当前正常播期麦田叶龄为4~5片叶,分蘖数1~5个不等,但就目前调研中看到的情况,以一、二类苗为主,三类苗占10%左右,受播后长时间相对高温影响,部分麦田出现旺长的情况,有2%左右为旺苗田块。多数麦田受当前低温过程的影响较少,未见明显冻害(图4)。12月以来,我市梓潼县,三台县相继发现小麦锈病(图6,7),均未见扩散。因气温较高,发现时间早于往期1月左右,虽然从当前调查结果上来看,小麦整体病虫害发生情况较轻,但随这后期气温和环境湿度逐渐升高,有利于小麦病虫害流行。

2、未来苗情发展

当前至1月中旬,期间可能会出现较为短暂的降水过程,将持续冬干。未来气温最低将维持在-1~5℃,最高温在7~15℃,1月上旬结束后气温会出现小幅的下降,0℃以下的情况不会持续太久。根据当前苗情、土壤墒情及未来气候变化,对未来苗情发展整体趋势较为利好,未来本地区小麦生产出现特别严重的灾害可能性不大。

3、技术建议

当前田间管理应该采取抗逆促弱,分类管理的策略。可以有效的节本增效,实现促弱转壮的高效化,为后期丰收搭好苗架。

(1)弱苗麦田。对于低温受冻、群体偏小、除草剂药害等(当前亩苗数小于30万)的麦田,或者因地力不均及播种质量差、个体生长弱、群体不足的三类麦田,应及早进行肥水管理,可结合浇水亩追施尿素5~8公斤并喷施磷酸二氢钾,以促蘖成穗。

(2)旱地麦田。对于有条件的地块,浇透水一次(亩用水15方以上),用以保证小麦拔节孕穗所需水份。对于无灌溉条件的旱地麦田,应抓紧当前短期降水过程,利用土壤墒情好的有利时机,适量追施氮肥。

(3)旺长或徒长麦田。应及时喷施多效唑.甲哌鎓(30%, 50ml)+S诱抗素(0.1%,50ml)+磷酸二氢钾(98%,50g)+吡虫啉等植物生长调节剂,延缓小麦生长速度,增强植物抗逆性能;对于未还拔节的麦田也可采用机械镇压的办法,达到促旺转壮的目的。

(4)防治病虫害方面。小麦蚜虫、麦蜘蛛。当苗期害虫数达到百株200头时,可以开始进行防治。若在田间已经出现有翅蚜,还需在7~10天后进行二次防治,防止有翅蚜进行第二世代的危害,可选用吡蚜酮等药剂喷雾防治;小麦条锈、白粉病。随着气温回升,病害会扩大危害面积。因此,要封锁发病田块,全面落实“发现一块、防治一片”预防策略,减少菌源外传,阻止向黄淮和长江中下游麦区扩散蔓延,减轻病毒乘风流行风险。每亩出现4~5个传病中心,开始防治。防治药剂可选用戊唑醇等,施药2次,间隔一周。

(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绵阳综合试验站 供稿)

  • 主办单位 :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地址:四川省绵阳市游仙区松垭镇松江路8号
  • 联系电话:0816-2822078 蜀ICP备13029189号-1 技术支持:动力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