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科研动态 >详细内容

农业科技动态2023第六期(绵阳市2023年水稻机械化育秧技术指导意见)

发布时间:2023-04-15

绵阳市常年水稻种植面积约200万亩,是全国水稻生产及制种的优势基地之一,其中梓潼县和安州区是国家级水稻制种基地县。目前正值水稻集中育秧的关键时期,科学开展规模化、机械化育秧是高产高效的前提。

1.选择优良品种

1.1 品种选择:根据茬口和播期选择生育期适宜的品种,冬闲和蔬菜等早茬口田,对生育期无特别限制;小麦和油菜等迟茬口田,选择生育期≤150天的高日产量品种,要求品种高产优质、抗病抗倒。

1.2 种子处理:每亩大田备稻种1.4-1.5kg。浸种前用清水选种,捞出病粒、空秕粒粒后用三环唑或咪鲜胺等药剂浸种12小时左右,再换清水浸种12-24小时,然后摊晾至种子不粘连。

2. 做好播前准备

2.1 育秧介质:(1)营养土:每亩本田备70-100kg营养土。提前取疏松肥沃的菜园土或稻田表土,晾至含水量15%-25%,机械粉粹过筛。营养土用壮秧剂和敌克松拌土培肥、调酸和消毒,壮秧剂优先选择育苗伴侣,每200kg土混600-800g育苗伴侣;敌克松与营养土混配比例为1:10000,也可结合浇淋底水以1500倍液施用。(2)育秧基质:选择质量稳定的水稻机插专用育秧基质,育秧基质可直接使用,无需添加其它物质。

2.2 秧盘:每亩本田备硬盘20-25个,优选底部渗水孔数≥300个的秧盘。

2.3 覆盖物:田间秧床每亩本田准备无纺布4-5m,要求幅宽≥1.6m,质量≥30g/m2。

2.4 秧床:(1)温室大棚秧床:优选多用途可移动秧床,其次为在地面上直接制作秧床。(2)田间秧床:选择地势平坦、排灌方便、运秧便利的田块做秧床。播种前翻耕整细耙平,开沟做厢,使厢面平整,厢宽1.4-1.5m,厢沟宽0.4m,厢沟深0.2m,旱育秧床还要压平压实床面。

3. 机械化播种

3.1 播种期:根据茬口、秧龄、生育期、气候条件确定适播期,并按照“宁可地等秧,不可秧等地”的原则进行分期播种,早播条件下秧龄为25-35天,迟播条件下25天左右。

3.2 精量播种:采用全自动流水线播种。调节流水线排土阀门使底土厚度为1.8-2cm,盖土厚度<0.5cm,以种子不外露为标准。调节洒水阀门,达到淋透底土但土表不积水。秧盘播种量视千粒重而定,千粒重20-25g每盘播干谷70-80g,千粒重25-30g播80-90g。

3.3 暗化催芽:为确保出苗整齐,播种后将秧盘堆叠在底部透气的秧盘托架上,秧盘之间堆砌整齐,叠盘高度以1m以内为宜,顶部放置空盘封顶,每个托架之间间隔15cm左右,秧盘堆放完成后用不透光材料如彩条布遮光覆盖,催芽至稻谷出芽1.5cm-2cm时再移至准备好的秧床。

4. 苗期管理

4.1温室大棚苗期管理:将暗化催芽后的秧盘整齐排放于秧床,用1‰的敌克松溶液进行淋洒,预防立枯病。棚内温度保持在24℃-30℃,气温过高则开窗并启动降温设施,防止高温烧苗。秧苗缺肥发黄时和移栽前追施尿素5g/m2-10g/m2。当盘土表面发白、叶片卷曲时,要立即补水,每次补水至盘内营养土或基质水分饱和。

4.2大田育秧苗期管理:将暗化催芽后的育秧盘搬至大田秧床。摆盘要求摆平摆齐,盘与盘、盘与厢面之间紧密接触。摆盘后快速灌水浸透一次,以淹没秧盘为宜,速灌速排。排干后用无纺布覆盖,无纺布宜松不宜紧,覆盖至2叶1心期揭掉,温度﹤15℃时加盖薄膜保温,温度过高则通风降温或覆盖遮阳网。秧苗立针至2叶1心期重点防治立枯病,摆盘或揭膜后喷施敌克松、甲霜灵、恶霉灵、甲霜恶霉灵等药剂预防,后期在出现零星卷叶或早晨秧苗叶尖不吐水时,及时用药剂抢治。水分管理采用干湿交替灌溉,盘面泥土泛白和秧苗卷叶时灌透水再排干,移栽前1天,适度浇好起秧水。秧苗缺肥时每亩苗床施尿素3-5kg,移栽前4-7天施送嫁肥,每亩苗床施尿素8-10kg,于秧床建立水层后撒施或撒施后喷水。

 

(水稻研究所、绵阳农科院水稻综合试验站、水稻创新团队 供稿)


  • 主办单位 :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地址:四川省绵阳市游仙区松垭镇松江路8号
  • 联系电话:0816-2822078 蜀ICP备13029189号-1 技术支持:动力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