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科研动态 >详细内容

农业科技动态2021第七期(油菜苗情基础偏差,亟需加强冬前管理)

发布时间:2021-12-13

油菜苗情基础偏差,亟需加强冬前管理

由于9月以来绵阳持续降雨,两季田前茬水稻收获推迟,大田积水严重、整地困难,部分旱坡地土壤通透性也受到影响,油菜直播和移栽明显推迟,播期较常年推迟1-2周左右。据市气象局统计,我市10月4日-11月30日期间平均降水量是常年同期的2.7倍,是去年同期的3.5倍,为历史同期最大值。目前我市油菜处于苗期生长阶段,受阴雨寡照天气、播种推迟的不利影响,今年油菜绿叶数较常年同期少3-5片。油菜生育进程整体偏慢,苗情长势偏弱,3、4类苗偏多。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结合当前苗情特点和气象专家对未来天气的预测,提出油菜越冬期田间管理技术建议,用于指导绵阳各地切实做好油菜苗情分类管理,实现壮苗安全越冬。

1、查苗补苗,匀苗保优。检查油菜田实际出苗或移栽存活情况,及时做好补苗、匀苗、定苗等工作。直播油菜从3叶期开始及时间苗补苗,去弱留壮,去杂留纯,去小留大,去病留健,去密留匀,4-5叶期定苗,直播油菜一般每亩留苗1.2万-3万株,当前苗子较弱的田块,可适当增加密度,达到以密稳产。对于移栽较晚、苗体弱小的移栽油菜,要适当增加补苗密度,以密补迟,以密补弱,一般每亩不少于0.8万株,最多可栽1.2万株。对出苗不齐或缺苗断垄的田块,应及时查漏补缺,以密补稀,避免缺窝断苗;及时拔除多余的油菜苗、病弱苗、异型苗、实生苗、野油菜,保留健壮苗。

2、清沟理墒、排渍促苗。由于9月以来持续降雨,大部分田块田间湿度还较大,应利用晴好天气及时清沟理墒、健全沟系,确保厢沟、腰沟和围边沟排水通畅,降低田间湿度,保持田间和土壤空气流通,使油菜的根系更加健壮生长,减少病害发生,防止油菜黄叶烂叶。

同时将清沟沟泥敲碎后培置于油菜根部,培土高度以第一片叶基部为宜,增强土壤保温性能,促进苗情生长转化。

3、因苗管理,促弱转壮。根据苗情和底肥施用的情况适当的追肥。对底肥足、密度足、长势壮的油菜可不追施苗肥;对未施底肥或底肥用量不足、播期偏迟的直播油菜以及生长迟缓、僵苗不发的油菜,要尽早追施苗肥;对田间长势不均的田块可酌情补施苗肥促平衡。直播油菜定苗或移栽油菜返青后,可在下雨前每亩追施5-6公斤尿素,或者结合施用速效肥喷施芸苔素内酯、二氢卟吩铁、壳寡糖等植物生长调节剂,促进生长和有效分化,提高生长量。12月下旬至1月上旬根据苗情长势施腊肥,每亩施用尿素5-7公斤,氯化钾3-6公斤。

4、化学调节,控旺防冻。对于长势旺或者直播密度大的田块,可在越冬前每亩用30-40克15%多效唑兑水40公斤,或40μl/L 烯效唑等叶面喷雾,控旺促壮,防止早薹早花,提高植株抗冻、抗旱能力,实现壮苗越冬。

5、中耕培土,保温壮苗。在追肥后要及时中耕和培土,提高肥料利用率,提高土壤温度减轻冻害,疏松土壤避免板结,切断杂草根系实现机械除草,达到增温、保墒、除草、松土和防治病虫害的效果,促进油菜根系生长。通常采取手工操作,有条件的地区也可采用微耕机和小型松土机在油菜行间空隙地作业。

6、灌水保墒、抗旱防冻。在冬季低温骤降之前,增施适量越冬水,在一定程度上弥合土壤,改善土壤墒情,调节近地面层小气候,减小地面温度变化幅度,避免漏风吊苗和干冻死苗,提高油菜越冬成活率。如遇到强寒潮天气,气温下降幅度较大,可提前在油菜田畦面行间覆盖一层薄稻草等作物秸秆,减轻冷空气侵袭,保持相对稳定的土壤温度,防止严寒危害。

7、因苗制宜、防治病虫。苗期主要防治猝倒病和霜霉病,猝倒病可用95%恶霉灵精品4000倍液防治,如发现大面积霜霉病发生,可用甲霜恶霉灵防治。油菜苗期主要虫害有菜青虫、蚜虫、黄条跳甲等。苗期菜青虫可选用6%阿维高氯乳油2500-3000倍液或5%高效顺反氯氰菊酯乳油3000倍液喷雾防治。蚜虫可选用10%吡虫啉25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乳油2000~3000倍液喷雾防治。黄曲跳甲可选用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或10%氯氰菊酯乳油2000~3000倍液喷雾防治。

8、喷施药剂、有效除草。草害严重的田块,应及时喷施除草剂,或进行浅中耕锄草。对油菜播种前没有进行化除或者化除效果较差的田块,要在油菜4-5叶期,每亩用17.5%精喹·草除灵乳油100-150毫升或16%二吡·烯·草灵可分散油悬浮剂100-125克兑水30-40公斤均匀喷施。

(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油菜研究所 供稿)

  • 主办单位 :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地址:四川省绵阳市游仙区松垭镇松江路8号
  • 联系电话:0816-2822078 蜀ICP备13029189号-1 技术支持:动力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