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科技动态2021第六期(芹菜水培生产技术建议)
芹菜水培生产技术建议
水培蔬菜具有生产周期短、产量高、易错季、口感营养品质优良、安全性好等优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近年来,作为一种新兴的蔬菜种植方式,在我省自贡、绵阳、成都、峨眉等地都有种植,种植面积越来越大。尤其是水培芹菜,由于其经济价值高、效益好,深受种植户喜爱,但是由于发展时间短,还存在根系黄化死苗、植株萎蔫、栽培时间过长和产量较低等技术问题。针对我省当前水培芹菜生产存在的问题,为减少菜农蔬菜生产的经济损失,保障水培蔬菜产业发展,果蔬研究所结合前期实地调研,提出以下生产技术建议:
一、选择合适的水培配方,控制PH值和EC值
水培芹菜不同生长时期所需的营养有差异,整体表现为低-高-低的趋势,在生长盛期需要营养最高。在不同时期要控制营养液的浓度,控制PH值在5.7-7.0之间, EC值在1-1.5mS/cm最适宜。在不同生育期要严格观察营养液的浓度,以确保营养水平不要太低(抑制生长)或太高(潜在有毒),建议选择芹菜专用营养液配方。
二、加强棚内温湿度管理,及时开棚通风降湿
水培蔬菜棚内多个栽培池,随着棚温升高,营养液蒸发的水分远高于土栽蔬菜,因此,建议及时关注棚内温湿度,湿度高时,及时打开大棚两侧进行通风降湿,棚内湿度控制在20~40%。尤其是晴朗的白天,及时开棚通风,冬季夜晚要注意闭棚,防止低温冻害。
夏季进行水培芹菜反季节栽培时,建议棚内外双遮阳网。并使用顶部能通风的大棚,或在现有大棚基础上,棚顶开4~5个天窗,保证通风散热。
三、 催芽播种、加强苗床管理,适时移栽
针对我省水培芹菜多采用播干籽育苗的情况。建议催芽箱催芽,待种子露白后播种,有利于齐苗壮苗。夏季温度高时,打开育苗棚两边的通风口,降低苗床温度,冬季温度低时,注意避棚保暖,使苗床温度控制在15-20℃。当芹菜苗长至4-6片真叶时,适时移栽。
四、 收获后及时清洗消毒,注意杀菌,预防病害发生
针对目前我省水培芹菜基地收获后栽培池及种植盘不清洗消毒的情况,建议上茬收获后及时彻底清洗种植盘和栽培池,去除种植盘上附着的残根及青苔等杂质,并用0.1%的高锰酸钾做消毒处理,最后用清水冲洗干净,晾干待用。栽培池更换新膜,以防上茬病菌危害。同时,可向营养液中加入多菌灵或甲基托布津等杀菌剂,预防细菌性病害的发生。
水培芹菜栽培过程中主要是斑枯病、锈病、软腐病、黑腐病以及蚜虫等,可采用3%中生菌素500~800倍液,32.5%嘧菌酯•百菌清悬浮剂1500~2500倍液,10%吡虫啉2000~3000倍液兑水喷雾进行防治。
五、 栽培池内增加通氧设备,防止根系腐烂
针对芹菜水培出现的黑根、腐根现象,水培的营养液中溶解氧含量低,容易造成芹菜根系因缺氧而死亡。建议栽培池内增加通氧设备,增加营养液氧气含量,增加芹菜根部氧气供应量。
(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果蔬研究所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