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科研动态 >详细内容

农业科技动态2020第七期(疫情防控期间绵阳市蔬菜生产技术建议)

发布时间:2020-02-26

疫情防控期间绵阳市蔬菜生产技术建议

 当前,我市露地越冬春菜进入采收期,大棚春提早蔬菜正进入移栽期和快速生长期,露地夏菜进入适宜播种期。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蔬菜流通受到限制或劳动力短缺的影响,我市蔬菜生产存在露地春菜错过了最佳采收期、大棚春提早蔬菜移栽不及时徒长严重、已经移栽的设施茄果类蔬菜田间管理不到位以及露地喜温蔬菜未能及时安排播种的现象。针对我市当前疫情防控中蔬菜生产技术存在的问题,为减少菜农蔬菜生产的经济损失,保障我市蔬菜生产供应稳定,我院果蔬研究所结合前期基地电话调研,提出以下生产技术建议:

一、越冬春菜及时采收上市,加强保鲜储藏,提早安排换茬

由于前期疫情防控管制,我市露地越冬蔬菜受交通不便、人力紧缺、无运输车辆、学校企业开工延迟消费量减少以及收购价格较往年偏低等因素的影响,我市露地越冬蔬菜主要生产的西兰花、松花菜、甘蓝、莴笋、萝卜、菠菜、芹菜等蔬菜错过了最佳采收期。随着全市“复工复产”的推进,建议对于露地成熟蔬菜加大采收力度,保证蔬菜的商品性、增加蔬菜的供应。对于即将抽薹而未能及时销售必须延后销售的蔬菜,可以将蔬菜整体收获后不剥外叶,减少机械损伤,整体储藏到阴凉的地窖或库房后用塑料薄膜覆盖保鲜,或者利用部分基地已经建好的冷藏库储藏保鲜,叶菜类蔬菜冷藏温度在5℃左右。露地蔬菜采收后,及时耕地炕地,以便将未收获完成的西兰花、松花菜、菜薹残株覆盖到土壤下部腐烂发酵,为下一季蔬菜栽培换茬做好准备。

二、大棚幼苗加强苗床管理,及时移栽,加强田间管理

针对我市部分蔬菜生产基地大棚茄果类蔬菜、瓜类蔬菜移栽偏晚出现徒长和老化苗的情况。建议及时开展整地施肥,尽早移栽,对于农资(复合肥、薄膜)不能及时到位的基地,先行移栽,待成活后采取追肥的方式补充肥水。对于过于徒长不能及时移栽的茄子、番茄苗,采取适当降温,打开育苗棚两边的通风口,降低苗床温度(苗床温度控制在18至20℃),加大育苗盘间距,减小苗床密度。同时控制苗床湿度,减少浇水的频率,每次浇水后待基质含水量下降至20%至30%时再进行下一次浇水。也可在苗床地采取15%多效唑0.03g兑水40斤喷雾,控制菜苗的徒长。

对于已经移栽的蔬菜,加强肥水管理,及时打掉侧枝,开展疏花疏果和保花保果措施。番茄采取单杆整枝,要及时打掉侧枝、采用番茄灵、果霉清、座果灵等生长调节剂保花保果,单穗果保持4至5个,及时去除畸形果及过小的果实;茄子采取双干整枝,始终只保留2个主干,促进植株通风,单穗留1个果实,减少不必要的养分损失。

三、加大春大棚和夏季喜温蔬菜育苗,保障夏季蔬菜生产用苗

随着气温的回升,夏季露地喜温蔬菜和春大棚瓜类蔬菜正处于育苗时期,由于疫情的影响,春大棚瓜类蔬菜育苗有推迟的情况,建议尽快安排夏季露地喜温蔬菜(茄子、辣椒、番茄)和春大棚瓜类(黄瓜、西瓜、冬瓜、南瓜、苦瓜、丝瓜)等蔬菜育苗,以免延误农时。有条件的区域建议利用塑料大棚育苗,种子先进行消毒、浸种、催芽。采用基质育苗,催芽后播种于营养盘或营养杯中,营养盘和营养杯上面再平铺一层薄膜,再拱一个小拱膜,提高温度。白天温度控制在25至28℃,夜间温度控制在20℃左右,待种子出苗后及时揭膜,以免烧苗。种子出苗后,及时控制苗床温度,白天控制温度在22至25℃,夜间控制在12至15℃。对于无塑料大棚的蔬菜基地,建议采取苗床覆盖薄膜再拱小拱膜育苗的方式,控制苗床温度和湿度,提高苗床出苗率,培育壮苗。

四、调整蔬菜种植结构,加大直播快菜蔬菜生产

受疫情影响,我市春茬蔬菜延迟播种栽培,必将影响后期蔬菜供给。我市可能会出现4至5月蔬菜供应结构性短缺,后期可能产能过剩的现象。建议扩大快菜生产规模,可利用空闲地直播小白菜、苗用大白菜、生菜、油麦菜、空心菜、小油菜等速生快熟叶菜类蔬菜,丰富蔬菜品种和类型,保障我市蔬菜供应,满足市民蔬菜需求。另外对于直播类菜豆、豇豆等蔬菜,为提早上市,可采取直播覆盖薄膜,等出苗后掏孔定苗的方式或者采取育苗移栽的方式,调整豆类蔬菜上市时间,缓解后期春淡蔬菜供需矛盾。

 

(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果蔬研究所   供稿)


  • 主办单位 :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地址:四川省绵阳市游仙区松垭镇松江路8号
  • 联系电话:0816-2822078 蜀ICP备13029189号-1 技术支持:动力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