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科研动态 >详细内容

农业科技动态2017第三期(蜜柚春季管理技术建议)

发布时间:2017-03-02

蜜柚春季管理技术建议

春季气温逐渐回升,蜜柚抽发新梢,开花,结果,都需要大量的营养,同时这段时间也是病虫害的易发期。因此,为保证蜜柚的优质丰产,应做好以下环节的工作。

一、蜜柚春季萌芽开花肥

幼树管理:1-2年生蜜柚幼树,主要以速效氮肥为主,从2月下旬至8月上旬,每月施一次肥,株施1-2勺人畜粪,尿素1两。在树冠滴水线下开环形施肥沟施入,施肥后覆土。在2月份未施萌芽肥的果园,在3月上旬必须施肥。

挂果树管理:在2月下旬至3月上旬,视树冠大小、树势强弱以及大小年情况,株施人畜粪20-40斤,加入尿素、硫酸钾肥各2两左右,同时叶面施0.5%磷酸二氢钾或绿旺1号微肥1-2次,7-10天一次。在树冠滴水线下开施肥沟施入,施后灌水覆土。另外,去

年冬季没施采果基肥的,可在此时一并施入,视树龄和挂果量,株施40-80斤农家肥。

二、花期管理

1-2年幼树需要扩大树冠,避免开花结果,应尽早去除花蕾。挂果树初花期(花开15%),用100斤水兑3两硼肥+3两绿旺1号+3两硫酸镁+3两磷酸二氢钾喷施1次,主要喷树冠叶片及花蕾,花开到50%时再喷一次。在挂果不带果梗脱落后,主要摘除畸形果、过密果、明显偏小果及病虫害果,根据树势树龄确定挂果负载量。

三、病虫害防治

重点防治红(黄)蜘蛛、蚜虫、溃疡病等病虫害。防治红蜘蛛可在花前用2%阿维菌素2000倍液或者果圣600倍液植物源农药、释放捕食螨等生物防治;防治蚜虫可用10%吡虫啉2000倍液,0.3%苦参碱水剂400 倍液,同时兼治其它害虫;防治疮痂病、炭疽病、溃疡病可用80%代森锰锌8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防治花蕾蛆可采用浅耕树冠下土层,减轻虫害,同时在柚花现蕾初期,及花蕾露白时,用90%的敌百虫800-1000倍液,喷施树冠和地面。叶背面及新梢重点喷施,喷雾时间要避开雨天,喷雾后要保证6小时不下雨。药剂必须交替使用,避免使用铜制剂。 

四、果园环境综合整治

要求果园内无杂草、杂物、药袋、病虫枝及修剪残余物,所有沟渠、道路畅通;2月下旬开始可在幼树果园播种浅根系、矮杆经济作物或绿肥等果园作物,不能种植藤本和高杆作物,果园生草、适合种植豆科类作物(白三叶草、藿香蓟、白喜草等)。果园内不能种植高杆作物和藤蔓作物,严禁使用除草剂。

开沟排水,及时清理沟渠,确保排水畅通,严防果园积水。在地势低洼的平地果园要注意深开围沟、腰沟,配置厢沟,使三沟汇合,沟沟相连,便于及时排水,改善土壤透气状况,避免积水烂根。

 

(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经济作物研究所  供稿)

 

四川盆地西北山区乌药(附子)栽培技术建议

附子作为绵阳地理坐标的道地中药材,在江油、安县等地有两千多年的栽培历史,具有强心救逆、回阳补火、驱风散寒、补身强体等功能。为确保附子获得高产,结合近期考察调研结果及生产实际情况,提出以下田间栽培技术建议:

一、种前准备

1.选地。略带坡,有机质含量高的阳坡砂壤土最佳,上季作物最好是玉米;2.整地及底肥施用。(1)种前1个月,砍倒上季玉米秸秆;(2)种前7-10天,用百草枯或草甘膦250倍液除草;(3)种前2-3天,根据土壤肥瘦程度,每亩用发酵油枯60-120kg,三元复合肥40-70kg,均匀撒入田块,耙平。严禁使用未腐熟动物粪便做底肥;3.选种。以凉山1代种作为种源最佳,每亩用种量150-200kg。

二、下种及出苗前管理

1.下种时间及种源处理。 11月下旬下种最佳,下种前应用多菌灵1000倍液浸泡消毒30-60分钟;2.开沟。按厢宽80cm开沟,形成深7-10cm,底部宽20cm的种沟;3.下种。沟内种根按交错排列摆放两排,注意种根芽口朝外平放。按厢宽50cm垒厢,同时形成排水沟;4.种后防草。垒厢后,用90%乙草胺乳油800倍液喷雾封闭杂草种子;5.出苗前除草。次年2月底3月初,乌药出苗前,用百草枯250倍液杀灭田内杂草。

三、出苗后管理

1.病害预防。3月下旬至4月初,出苗整齐,苗高5-10cm后,用25%粉锈灵800倍液喷雾,预防霜霉病。此后每月用多菌灵或百菌清800倍液喷雾1-2次,进行病害预防。要高度重视白绢病。进入6月后,需特别注意观察田块,若晴天发现有植株“垂头”萎奄的现象,则有可能发生白绢病,可刨开此植株根部土壤确定是否发病(发病植株根部发黑,周围有白色菌丝,后期形成油菜籽一样的黑褐色菌核),若发病,应及时拔出,并用石灰铺撒在病株周围。

2.垒厢防草追肥。4月中旬后,苗高30cm左右,人工垒厢,使厢面加高2-5cm,并略呈脊背型。同时进行人工除草,除草完后用90%乙草胺乳油800倍液喷雾封闭杂草种子。若苗情不好,偏瘦偏黄,可在垒厢前10天每亩用复合肥10-30kg。追肥,并结合叶面肥使用,增强苗势。

3.打尖。7-8月,苗高80-90cm,叶片12片左右,可去除乌药植株顶端,并及时去除侧芽,以利营养物质向根部输送。注意每周至少进行去侧芽工作1-2次,直到9月底。

4.收获。10月底-11月中旬可进行收获。

 

(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经济作物研究所  供稿)


  • 主办单位 :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地址:四川省绵阳市游仙区松垭镇松江路8号
  • 联系电话:0816-2822078 蜀ICP备13029189号-1 技术支持:动力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