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科技动态2016第七期
加大多方投入 助力脱贫攻坚
为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决战决胜坚决打赢扶贫开发攻坚战确保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文件精神,确保2016年参与全市扶贫攻坚工作任务顺利完成,我院组建扶贫工作领导小组,派出技术专家多次前往北川、三台、盐亭、平武等贫困地区,与当地政府部门、专合组织、贫困农户等进行座谈交流,实地走访,收集整理脱贫致富技术需求,及时制定了科技脱贫计划,并整合资金60余万元用于科技脱贫,确保了工作的有序推进。
在北川县禹里镇三坪村,根据当地自然条件和基本情况,参与制定了禹里镇三坪村产业发展规划,积极开展了马铃薯高产示范、畜禽养殖、果树栽培等方面的帮扶工作。目前,已开展不同品种、不同种植模式的马铃薯高产栽培示范300余亩,实现了亩均增产1000公斤,增收1600元的良好效果;向养殖贫困户免费提供我院选育的平武大山红优良鸡苗,并对场舍选址及建设、饲养管理技术、疫病防治技术等内容进行培训和指导,为脱贫增收提供了支撑。
在北川县通口、香泉和永安三乡,针对年初发生的“万亩猕猴桃基地”溃疡病大面积爆发事件,组织专家,实地调研,分析病因,就品种单一、树势弱、综合管理水平低等问题提出了整改意见,并建议立项研究控病高产技术措施,切实解决制约该产业发展的技术瓶颈。
在三台县丘区农村脱贫攻坚示范区(市农村综合改革试验区),对照年初报送的建设发展工作清单,在紫河镇五福桥村、景福镇鲜家嘴村、景福镇双手磨村、双乐乡钟鹤楼村等地扎实开展了油用牡丹栽培试验、矮晚柚引种栽培试验、绵州紫山药品种展示与轻简化种植技术示范、贫困农户培训等工作。目前,已开展油用牡丹弱苗提苗复壮试验,为选育适宜地方栽种的优势品种奠定基础;开展矮晚熟柚果树苗引种工作,通过实时记录143棵矮晚熟柚生长情况,为后期制定矮晚熟柚栽培规程提供数据支撑;开展紫色山药和紫色甘薯栽培示范工作,为贫困农户落实紫薯、紫山药种植基地1处,赠送优质薯苗8000余苗,并现场进行栽插指导;赠送平武大山红鸡鸡苗1400余只,开展林下养殖研究,探索种养循环模式发展方式;对200余名贫困农户进行专题技术培训,发放技术资料600余套,对紫山药种植、小型家畜养殖和大春粮油作物生产等技术进行培训指导,为助推贫困农户早日实现脱贫致富目标提供了智力支撑。
在盐亭县安家镇鹅溪村,派出技术专家多次深入田间,走访了解贫困户的所想所需,针对技术需求,协助乡镇党委政府及时制定脱贫产业发展规划,为当地脱贫致富提供技术支撑。
在平武县,派出技术专家多次前往大桥镇田坝村、坝子乡玉丰村、坝子乡树家村等贫困村,实地走访贫困户,与农户代表、第一书记、乡镇村干部召开座谈会,调研产业基础和脱贫举措,为贫困村产业脱贫建言献策。
新常态下,我院作为全市唯一从事农作物新品种选育和新技术研究与推广的公益性事业单位,在贯彻落实我市脱贫攻坚工作的进程中,将继续发挥自身“智力”优势,以产业需求为导向,以项目为支撑,在北川白山羊品种选育与养殖技术示范、平武大山红公鸡林下养殖技术示范、高山蔬菜种植技术集成与示范等方面下功夫,着力推进科技创新技术向贫困地区流动,为我市扎实开展脱贫攻工作插上科技的翅膀。
(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供稿)
四川省水稻制种核心基地建设暨全程机械化作业现场会在我市召开
7月底,由四川省农业厅主持,绵阳市农科院、梓潼县农业局、四川省蜀玉科技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联合承办的“四川省水稻制种核心基地建设暨全程机械化作业现场会”在梓潼县召开。四川省农业厅副厅长牟锦毅、四川省种子管理站站长付洪、绵阳市农业局局长贾友忠、绵阳市农科院副院长肖龙等相关领导,水稻制种公司负责人及制种大户代表等共计100余人参加了会议。
会上,省市领导相继围绕“水稻制种基地建设及机械化作业”发表了讲话,省农业厅副厅长牟锦毅对后期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
会后,与会人员前往制种田现场观摩杂交水稻制种无人机授粉展示。该技术是由我院和四川省蜀玉科技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共同研发,现通过从移栽时确定适合机械收割、不同授粉方式的行比,开展无人机飞行高度、速度、最佳父母本行距等研究,已形成了一套成熟的杂交水稻制种无人机授粉技术,为应对农村劳动力日益短缺问题,着力提升水稻制种效率,加快推进水稻制种机械化进程提供了技术支撑。
此次会议的顺利召开,进一步理清了思路,坚定了信心,对提升我市乃至全省杂交水稻制种核心基地建设水平,加快推进全省杂交水稻制种机械化进程起到了很好地引导促进作用。
(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