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科研动态 >详细内容

农业科技动态2016第二期

发布时间:2016-02-22 来源: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关于当前小麦冻害的田间管理技术建议

四川北部地区在2015年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小麦播种期间,阴间小雨天数偏多,土壤墒情适宜,十分有利于小麦的播种与出苗;小麦播种后至12月上旬,气温偏高,小麦生长迅速,生育进程加快,有徒长的现象,部分地方小麦生育期提前5-7天;进入12月中下旬,气温迅速下降至常年水平,抑制了徒长势头;2016年1月下旬,出现罕见的持续低温寒潮天气,最低温度达到-5℃,大部分小麦品种出现冻害,春性强的品种正值拔节期,受冻严重;2月上旬春节期间气温偏高,小麦生长迅速;但2月12日至14日,再次出现低温雨雪天气,小麦再度受冻。

2016年1月下旬至2月初,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绵阳综合试验站团队成员先后调查了安县、三台、江油、梓潼、盐亭、苍溪和剑阁等县(市)小麦苗情及冻害发生情况,及时撰写了田间管理技术建议,供各县参考。2月14日,节后第一天,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绵阳综合试验站对三台县永明镇、建设镇等地的小麦受冻情况进行了再次调查,发现绝大部分田块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冻害,田间表现为叶尖干枯、叶片发黄、基部第二节或第三节受损或坏死,严重的表现为心叶卷曲、幼穗停止发育。对四川省和国家长江上游组区试小麦新品系的受冻情况调查表明,84个参试品系中有15个品系因春性较强,受冻严重,占17.9%;受到中等程度冻害的品系45个,占53.6%;受冻较轻的品系21个,占25.0%;仅有3个品系偏冬性,没有受到冻害。总体来看,播种偏早(10月25日前播种)、地力瘠薄(二三台土)、密度过大(每亩基本苗超过20万)的小麦因生育期提前受冻严重。

 

   

 

针对目前小麦生产上出现的冻害,现提出以下建议:

1、冻害发生中等及较轻的麦田,在主茎和大分蘖冻死后,要尽早促进小分蘖成穗、提高高位分蘖成穗率。及时追施氮素化肥,一般亩施尿素4-5kg,并及早喷施叶面肥等植物生长调节剂,促进受冻小麦尽快恢复生长。

2、对于个别播种量偏大、苗期已经有倒伏现象的田块,冻害发生特别严重,建议改种蔬菜、土豆或早玉米。如购买了保险的种植大户,可及时申请保险理陪。 

(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绵阳综合试验站  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小麦研究所  供稿)

  • 主办单位 :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地址:四川省绵阳市游仙区松垭镇松江路8号
  • 联系电话:0816-2822078 蜀ICP备13029189号-1 技术支持:动力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