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科研动态 >详细内容

农业科技动态2015第三期

发布时间:2015-04-20 来源: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当前玉米生产种植管理技术建议

 

    一、基本情况
    受土地流转、规模化经营等影响,国家玉米产业技术体系绵阳综合试验站所在区域(川北区域)春玉米面积呈逐年下降趋势。据调研,2015年春玉米种植面积仅占玉米播种面积的40%左右,且呈逐年下降趋势。目前,90%以上的春玉米播种基本结束,同时已备足夏播玉米种子、肥料、地膜、农药等物资。
    同时,因今年各地土壤墒情较好,受春旱等影响较小,各地春玉米出苗及长势正常。据省气象局分析预测,4至5月全省气温偏高、降水偏少,局地有旱情发生,需做好防旱抗旱工作。
    二、当前生产中的问题
    1、机械化水平相对较低,无法经济高效解决劳力缺乏问题
    因农村劳动力进一步减少,土地快速向大户集中,小麦、油菜等作物净作增多,机械化发展日益加快,导致大面积玉米改春播为夏播,传统人工播种为机播机收。如三台县,夏播比例约占70%,受品种和光热资源影响夏播玉米播期弹性相对较小,这导致在5月中上旬的夏收夏播时,劳力、机具更为紧张。
    2、品种多杂乱,然严重影响玉米生产
    夏玉米面积大幅增加,而适宜夏播秋收和机播机收的玉米品种较为缺乏。此外,品种多杂乱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玉米生产发展。
    3、地下害虫为害呈加重的趋势,鸟类、鼠为害也日益严重
    三、种植管理技术建议
    1、加强病虫监测与统防统治
    重点是地老虎、蛴螬等地下害虫、根腐病等防治,主要措施有:(1)药剂拌种或种衣剂处理防治病虫害:播前用50%辛硫磷乳油拌种,用药量为种子重量的0.2%~0.3%,拌种前药剂加水量为种子重量的5%~7%;或用48%毒死蜱乳油10毫升加水1公斤拌种10公斤,堆闷3~5小时后播种。包衣种子要在购买时选择种衣剂中含有氟虫腈、克百威或毒死蜱等有效成分的种子。(2)药剂喷雾或喷根茎防治地下害虫:主要是消灭3龄前幼虫。对药剂的选择应以拟除虫菊酯杀虫剂和有机磷杀虫剂为主。用2.5%溴氰菊酯乳油2000倍液或20%氰戊菊酯乳油2000~3000倍液;也可用2.5%敌百虫粉每亩喷粉1.5~2公斤,直接喷雾在玉米苗上;或用48%毒死蜱乳油或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直接喷在玉米苗的根茎部位,以药液渗入土中为宜,亩用水量在50~60公斤为宜。此外,还可通过撒施毒土、人工捕捉幼虫、毒饵诱杀、及时清除田间地头杂草等方式防治地下害虫。(3)根腐病防治可采用含杀菌剂的种衣剂进行玉米种子包衣处理,或在播种前用杀菌剂拌种。镰刀菌和丝核菌引起的根腐病,可选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以种子重量的0.4%拌种。腐霉菌根腐病,可用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拌种剂等药剂以种子重量的0.4%拌种。(4)鸟害防治可根据为害鸟类的习性选择有针对性的防治方法,如声音驱鸟、视觉驱鸟、化学驱鸟、拉网驱鸟及人工驱鸟等。此外,种子包衣,适度深播、适度镇压也对防治鸟害有较好的效果。
    2、做好苗期间苗、定苗和肥水管理,促壮苗
    (1)3~4叶时应及时间苗,留苗量以计划密度的110%为宜,去掉弱、白、黄、病、劣、杂苗;5~6叶时,按计划密度留壮苗,及时清除多余苗,防止争水争肥。
    (2)五展叶时,每亩用尿素4-6公斤、氯化钾5公斤追施提苗肥,以水送肥,重施小苗和弱苗肥,注意侧深施,促进“小苗赶大苗、弱苗赶壮苗”,实现玉米平衡生长。
    (3)适时中耕除草,适期蹲苗促壮。中耕宜“苗旁浅,中间深”,既清除杂草,又不压苗,深耕一般为3-5厘米。玉米蹲苗应遵循“蹲黑不蹲黄,蹲肥不蹲瘦,蹲湿不蹲干”的原则。即蹲叶片深绿、地肥、墒情足的壮苗。反之就不蹲。
    (4)玉米苗期显著特点是耐旱怕涝,只要不严重干旱,一般不需浇水,但遇涝应及时排水。
    3、加强监测,科学预防灾害,同时做好夏玉米生产备耕
    本区域春旱频发,夏伏旱也时常发生。应提高警惕,做好预测预报,并制定应急预案,做好各种准备,尤其是对易遭受旱害、长势偏弱、抵抗力下降的地块要加强监测,才能更好地应对灾害。

(绵阳市农科院玉米研究所  供稿)

 

 

 

当前附子田间种植管理技术建议

 

 

    附子为毛茛科植物乌头的子根的加工品,具有强心救逆、回阳补火、驱风散寒、补身强体等功能,是全国有名的川产道地药材,在江油、安县等地有两千多年的栽培历史。附子生长周期一般为12月至翌年7月,4月下旬至5月上旬是乌头子根形成、膨大的关键时期。为确保附子获得高产,绵阳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结合近期考察调研结果及生产实际情况,特提出以下田间管理建议:
    一、打尖摘腋芽
    4月上旬第一次修根时,部分弱苗尚未达到打尖条件,近期应注意观察,将所有苗高达到30cm以上的植株全部打尖。摘尖后腑芽生长快,应及时摘掉,4月中下旬平均每个植株应摘腋芽2~3次。
    二、第二次修根追肥
    第二次修根一般在立夏前后进行,但今年气温较往年同期高,可提前至5月1日前后进行:顺行换窝把植株附近的土刨开,露出附绊(即侧生小附子)和母根,削去茎基上部新生的小块根和保留的附绊子上的疗疤及部分突长须根(不能损伤母药根系),株成丁字形或扁担形留大附子2~3个。修根后,亩用专用复合肥15~20kg均匀穴施,或施入专门预留的追肥沟内。
    三、病虫害防治
    1、霜霉病。3~5月均可发生,防治方法:及时拔除病苗,并用波尔多液或 65%代森铵可湿性粉剂 800 倍液喷洒。
    2、白绢病。一般在夏季发生,若5月遇高温多雨也可发生,发病初期,深埋病株和病土,并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1000倍液淋灌病株附近的健壮植株。
    3、根腐病。4~7月发生,修根时勿伤根茎,不过多施用碱性肥料即可预防,若遇发病,用 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1000倍液淋灌。
    4、红蜘蛛。4月上旬始发,5~6 月盛发,为害附子植株顶部嫩茎,防治方法:40%乐果乳油 800倍液喷杀。

(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供稿)

  • 主办单位 :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地址:四川省绵阳市游仙区松垭镇松江路8号
  • 联系电话:0816-2822078 蜀ICP备13029189号-1 技术支持:动力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