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科技动态2014第十期
国家油菜产业技术体系绵阳综合试验站
组织开展油菜苗期考察
11月下旬-12月上旬,国家油菜产业技术体系绵阳综合试验站组织试验站全体成员对梓潼、三台、安县等6个试验示范县进行了苗期考察和评比活动。考察中,各示范县先后汇报了试验示范实施进展情况,试验站全体成员根据汇报、田间实施与长势情况对每个示范县的工作做出评价。
按照国家“三高”、“五化”要求,今年各个示范县油菜品种展示和示范分别采用人工直播和机器播种技术,并扩大了每个油菜品种展示和示范面积。由于受今年秋季多雨气候的影响,大部分示范县均出现了湿害严重的问题,导致油菜出苗不好,长势不如去年。针对这一现象,各示范县积极开展补救措施。如:三台示范县积极开展开沟排湿工作,匀苗补苗,受灾严重的田块,将其改种小麦;梓潼、安县示范县采用油菜早播技术,避开了油菜苗期大雨,今年油菜长势较旺。
考察中,绵阳综合试验站站长郭子荣对各县的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认为各具特色,示范带动性强。同时,针对各示范县的特点和今年气候情况对后期的工作做了安排,要求各县积极组织农户培训,强调开沟排湿,及时追肥并控制氮肥的用量,科学用药除草确保油菜优质高产和平衡增产。
(国家油菜产业技术体系绵阳综合试验站 供稿)
当前我市油菜苗期栽培实施意见
12月上旬,国家产业体系油菜综合试验站全体成员对安县、三台、梓潼等6个示范县的油菜苗期进行了考察。由于今年秋季雨水多,水稻收割推迟,导致油菜田播种延迟,加上9月底到10月初雨水较多,湿害导致土壤中氧的含量减少,使根系对水分和矿物质营养的吸收能力显著下降,造成今年油菜出苗率普遍低,幼苗生长缓慢甚至死亡。
针对今年油菜出现的湿害特点,现提出如下防治技术措施:
一、整地疏沟。深挖主沟和围沟,健全沟系,使得沟渠畅通无阻。在水稻收获后或阴雨天气结束后要及时进行疏沟沥水,做到主沟、围沟、厢沟沟沟相通,排水通畅,做到雨住田干,降低田间湿度。油菜直播田可采取小厢播种方式,利于排湿。天气转晴后要及时进行中耕松土,防治杂草,改善土壤通气,促进根系发育。
二、适时早播,选好播期。连绵阴雨天气条件下的播种,主要是要注意天气预报,作好种子、机具、肥料等物资准备,土壤墒情一旦转好,及时播种,播种时候注意种子均匀度,提高播种质量。
三、补施速效肥。湿害会导致土壤养分流失,根系的营养吸收能力下降,可根据苗期长势,每亩追施4-5公斤尿素,以促进冬前生长。同时要适量补施磷钾肥,增加植株抗性,每亩可施氯化钾3-4公斤或者根外喷施0.2%的磷酸二氢钾溶液或2%-3%的过磷酸钙水溶液50公斤。在现蕾后增施一次硼肥,即亩用0.1%-0.2%硼肥溶液50公斤进行叶面喷施,预防“花而不实”。
四、培土壅根。防止倒伏油菜发生渍害后地下部分发育受到创伤,中后期可能会表现“头重脚轻”,故春后要围绕保叶护根,在中耕松土、培土壅根的基础上,对春后有旺长趋势的地块,薹期建议及时喷施1次生长调节剂,一般每亩用15%多效唑50克加水50公斤均匀喷雾,以改善植株型体,增强抗倒伏力。
五、防治次生灾害。在发生渍害的田块,在低温高湿条件下易发霜霉病,在高温高湿条件下容易引发菌核病,并发生根肿病等。针对这种情况,应该及时摘除株底部的黄老病叶,以减少菌核病的菌源;选择晴天交替喷施2-3次多菌灵,或灭病威,或托布津等进行预防。对发生菜青虫为害的田块,建议用生物农药阿维菌素乳油,或功夫菊酯乳油交替喷雾等进行防治。对有蚜虫为害的田块,可用乐果乳剂或吡虫啉可湿性粉剂或吡虫啉乳油等进行防治。
(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油菜研究所 供稿)
绵阳市农科院成功举办2014年四川省
基层农技人员知识更新培训
按照四川省农业厅川农业函[2014]551号文件精神要求,绵阳市农科院于11月9日-28日在南苑酒店举办了全省基层农技人员知识更新培训, 省农业厅科教处副处长邓爱群、科教处张中华、绵阳市农业局副局长高明芳、绵阳市农科院院长王秀全、技术服务科科长候光辉出席培训开班仪式并讲话。
2014年全省基层农技人员知识更新培训分3期举行,历时21天,由理论学习、参观考察、培训考试、撰写心得体会的形式组成。培训中,学员们既认真学习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等专业知识,也实地参观了绵阳市农科院陈列室、生物技术分析中心、街子试验基地和市农产品农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中心。通过参观学习,学员纷纷表示收获颇多,并希望在农业检测、推广等领域加强与绵阳市农科院的联系合作。
本次培训重点突出,内容丰富,其特点为:一是学员涵盖面广。此次培训学员来自全省27个县农业局、县乡镇农技服务中心,共计409人次,包含农技推广、种植、农产品安全检测、畜牧等专业。二是精心选题、科学排课、关注社会热点问题。此次培训以农产品质量安全为主题,涉及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制度建设、农产品安全及农业标准化建设、三品一标认证管理、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快检测室建设等内容,对乡镇农技人员进行了层次分明、实用性强的系统培训;三是师资力量精干。培训老师来自省农业厅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市农业局农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科、市农科院、市农产品农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中心、市农技推广中心、市植保站,专家们立足自身专业领域、工作经验,结合国家法规政策为参训学员带来一堂堂增长知识、提升水平的饕餮盛宴。
(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技术服务科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