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科研动态 >详细内容

农业科技动态2013第十二期

发布时间:2014-01-02 来源: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2013年四川北部地区小麦苗情总结

及田间管理技术建议

   

    一、2013年小麦播种情况
    经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绵阳综合试验站,近期对绵阳市梓潼县、江油市、三台县、游仙区,德阳市中江县,广元市苍溪县等六个县、市、区小麦试验、示范和大面积生产情况考察数据显示,2013年5个示范县(市)小麦播种面积约195万亩,与往年相当。播种期普遍提前,播期较为集中。从10月20日开始播种,10月底进入大面积播种期,11月5日进入扫尾期,11月10左右基本结束,但仍有10%左右的丘陵旱地,因前作(甘薯)收获过晚导致迟播。稻茬麦多为净作,播种方式以免耕机播和撒播机旋盖种为主;丘陵旱地多数实行了规范化改制,以综合利用预留空行,采用了“三.二五、双三0、双六尺”等改制模式(如三台县、中江县多为“三.二五、双三0”模式,苍溪县多为“双六尺”模式),各地大力推广了旱地带式机播技术,如苍溪县今年增加了100台播种机,小麦高产创建示范基地全部实行了带式机播。选用绵麦367、绵麦1403、绵麦37、绵杂麦168、川麦104、内麦836等高产优质抗病品种为主推品种。高产创建示范片亩播种量在10公斤左右,大面积生产播种量在10-15公斤,少部分晚播及撒播麦田用种量在20公斤左右。施肥上使用复合肥(配方肥、复合肥、磷酸二铵为主)较普遍,亩施氮肥一般达到10-12公斤标准氮。
    二、当前苗情及存在问题
    今年四川北部地区小麦播种前后雨水充沛,土壤墒情较好,出苗情况较好,苗情长势总体来说为近年来较好的一年。据调查,一、二类苗较去年有所增加,三类苗较去年明显减少。一、二、三类麦苗比例大致为35:50:15;其中三类苗主要是部分丘陵迟播小麦和稻茬田撒播小麦。
    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因今年小麦出苗好,播种量大的田块,苗子多、苗势旺,加上底肥充足,造成部分麦田出现旺长态势,如不加以控制,后期有可能出现倒伏;多数稻茬麦田及下湿田,因土壤湿度大,田间杂草滋生;部分丘陵迟播小麦因气温下降,麦苗长势差;个别机播麦田播种时遭遇下雨,导致土壤板结,造成出苗不均匀。
    三、田间管理技术建议
    1、加强对旺苗的控苗管理
    对长势较旺、群体较大的田块,应在冬前进行控苗管理,重点是控高防倒。即在小麦拔节初期喷施矮丰、矮壮素等,以控制麦苗旺长,缩短基部节间,以降低株高,防止倒伏。这类麦田不宜灌拔节水。对个别群体大的田块要进行匀苗处理。
    2、及时化除,控制草害
    稻茬麦田以免耕为主,免耕麦田采取“播前+苗期”化除方式能够很好地控制杂草。对目前田间杂草较多的稻茬麦田,可在小麦拔节前、杂草2-3叶期,可用“骠马+苯磺隆”混用喷雾,防治单双子叶杂草。
    3、清沟排湿、促弱转壮
    对部分稻茬麦田及下湿田,因土壤过湿、板结造成的弱苗、黄苗,应及时清沟排湿,降低地下水位,改善土壤通气状况,促进根系生长;并及时追施少量速效化肥。
    4、加强迟播小麦的提苗管理
    对丘陵迟播小麦,应加强提苗管理,可在分蘖初期追施速效氮肥,一般亩用尿素5-8公斤,以促进早分蘖、多分蘖,提高分蘖成穗率。

(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绵阳综合试验站  供稿)

 

国家甘薯产业技术体系绵阳综合试验站“柳絮杯”
甘薯高产竞赛收挖现场会在梓潼县举行

 

    11月4日,国家甘薯产业技术体系第三届“柳絮杯”甘薯高产竞赛绵阳点收挖现场会在梓潼县举行。国家甘薯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马代夫研究员,四川省农业厅粮油处副处长陈德全、科教处蒋敏副调研员,甘薯产业体系岗位专家张永春研究员、李育明研究员、李洪民研究员,绵阳市农科院副院长余金龙,梓潼县分管领导及四川省农科院、涪城、安县、三台和盐亭等示范县的专家、农技人员、种植大户、加工企业等共计50余人参加现场会。
在收挖现场,由马代夫研究员组成的专家组对绵7-1-23、川薯218和豫薯13三个参加竞赛的品种进行了现场测产验收。验收结果显示,三个品种鲜重亩产均超过2500kg,薯干亩产均超过900kg,其中豫薯13以鲜重亩产3387.68kg、薯干亩产1054.25kg获得本次竞赛第一名,并创下绵阳甘薯高产新记录。
    通过测产结果,马代夫研究员对绵阳市甘薯产业工作表示肯定,指出绵阳地区甘薯薯干亩产超过1000kg,达到了甘薯产业体系“十二五”两个重点任务(季甘薯薯干亩产超吨和丘陵薄地薯干亩产750kg)要求,并希望绵阳甘薯综合试验站后期进一步围绕甘薯早育早栽、科学施肥、蘸根免浇和机械化收获等方面在甘薯科研和产业化发展中取得更大的进展和突破。

(国家甘薯产业技术体系绵阳综合试验站  供稿)

 

国家玉米产业技术体系绵阳综合试验站
2013年度工作总结会顺利召开

   

    近期,国家玉米产业技术体系绵阳综合试验站2013年工作总结会在绵阳市东津酒店顺利召开。玉米产业体系病虫害防控研究室岗位科学家李晓研究员、绵阳玉米试验站及5个示范县(三台、盐亭、北川、中江、青
川)的分管领导、技术负责人、部分乡镇农技人员、种植大户和专业合作社代表共50余人参会。
    总结会上,首先综合试验站和5个示范县分别对2013年的各项工作进行了总结,对总结中提出的玉米生产机械化需求迫切、病虫草害防控施药难、效率低、玉米品种不耐迟收、晾晒、烘干、收储难、干旱影响春玉米播期、秸秆还田等问题开展了讨论交流,积极商讨对策。其次,李晓研究员向参会人员做“玉米杂草防控”的专题培训,细致讲解了玉米地杂草危害特点、玉米地常见杂草种类、杂草全程防控及常见药害等知识,并结合本区域生产特点就高功效施药设备的选用给予指导性建议,为各地植保技术提高和设备更新提供了很好的参考。
    最后,玉米综合试验站站长王秀全做总结发言。他在肯定各示范县的工作成绩的同时,希望试验站和各示范县在今后的工作中加快玉米生产机械化耕、种、收等轻简高效技术的引进和推广,加快玉米产业体系科研成果的转化,促进优良品种和先进技术的传播及应用,切实为区域玉米生产服务。

(国家玉米产业技术体系绵阳玉米综合试验站  供稿)

  • 主办单位 :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地址:四川省绵阳市游仙区松垭镇松江路8号
  • 联系电话:0816-2822078 蜀ICP备13029189号-1 技术支持:动力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