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科技动态2013第二期
四川丘陵地区油菜春季生产田间管理技术建议
去年秋季以来,我省丘陵地区气候异常,前期雨水过多,田间湿度大,整地质量差,造成栽播质量下降。10月中旬以后,油菜苗期生长阶段连续干旱对油菜正常生长发育造成不利影响。目前油菜田间生长进入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重的时期,对角果数、千粒重、每角粒数和含油量以及产量形成都十分关键。为指导种植户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油菜后期栽培管理,力争油菜生产夺丰收,在此提出油菜后期田间管理技术指导建议,以供参考。
一、因地制宜,看苗促控
油菜从现蕾抽苔到最后成熟,还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此间仍需要大量营养,油菜生产各市、县应根据油菜田间具体苗情、地力、田间干旱程度等条件及时安排指导农户看苗促控,以促进油菜增产。
1、对于前期施肥足、油菜长势旺盛的1、2类苗田块,可每亩用0.2斤磷酸二氢钾对水100斤进行根外追肥,均匀喷施,既可防止早衰,又可促进籽实中脂肪的合成与转化,提高油菜籽的含油量。
2、对于前期因栽播时间推迟、受干旱等影响,油菜长势较差的3类苗田块,可在苔期每亩追施尿素3-5公斤以补充氮肥,追肥后及时浇水,没有浇水条件的田块可采取多次根处喷施方式补氮肥。对于后期出现早衰、终花期提前的田块,可在终花期每亩用尿素0.1斤、磷酸二氢钾0.2斤对水100斤均匀喷施。
3、补施硼肥,提高结实率,防止花而不实。由于近期明显干旱缺水,不利于油菜对土壤中硼的有效吸收,较易发生缺硼,造成花而不实,生产中应重点对坡台地和底肥未施硼肥的田块,在苔期及时喷施0.2%的硼肥。
4、喷施生长调节剂。对中度干旱田块,可叶面喷施黄腐酸(又名抗旱剂1号、FA“绿野”)1000-1200倍液,通过增加绿叶面积和叶绿素含量,增强茎秆强度,达到抗旱保产效果。
二、积极抗旱,预防倒伏
1、积极抗旱。今年天气条件下,目前多数田块出现了不同程度旱情,尤其是栽播较迟、营养体生长不足的田块,以及坡台旱地油菜旱情较为明显。可采取浇水、灌跑马水等抗旱措施,保持一定的田间湿度。灌水后一定要及时排干,保持三沟畅通,预防后期渍害、病害发生。有条件和劳力的地方可浅锄松土,可起到保水作用,并防止土壤板结。也可用清粪水灌根,有较好抗旱作用。
2、预防倒伏。终花后到青角期这段时间遇到大雨大风天气油菜易发生倒伏折断,尤其是密度过大、移栽过浅、培土不够、排水不畅、受病害为害的田块,这时最易发生倒伏,严重影响油菜的产量及品质。在油菜生长中后期要保持三沟畅通,及时培土壅根。对长势旺盛的油菜田块可用竹竿支撑或在青角后期将相临植株捆扎成簇,以减轻倒伏。
三、及时防治病虫害
1、及时治虫。干旱条件下虫害易暴发,如蚜虫、菜青虫、小菜蛾等,尤其油菜青角期易遭受蚜虫危害,在干旱少雨情况下,更有利蚜虫发生,从而造成油菜减产。可根据田块发病情况开展防治,每亩用40%氧化乐果1000~2000倍液,20%灭蚜松1000倍液,25%蚜螨清乳油2000倍液,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3000倍液,10%蚜虱净可湿性粉剂2000~3000倍液喷雾防治。施药时要求叶片正反面均匀喷到,以提高防治效果。
2、及时防治病害。干旱条件下白粉病易发,可用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50%多菌灵500倍液防治。病毒病可因蚜虫危害重而较易发病,应注意及时防蚜。由于干旱导致油菜苗弱,抗性下降,如遇后期高湿天气,菌核病可能发病严重,可根据具体情况及时组织防治。
四、适时收获,严防混杂
1、适时收获。油菜适宜收获期为全田有2/3的角果呈黄绿色,主序中部角果呈枇杷色,全株仍有1/3角果呈绿色时。油菜适宜收获期较短,一般在油菜终花后25-30天左右,要掌握好时机,在晴天早晨带露水收割,防止角果裂角落粒。割倒的油菜应交错摆放,为防止角果直接接触地面易发生种子生芽,也可采取高杆收割架空摊晒。一般摊晒5-6天后,抓住晴天清晨及时翻晒、脱粒。联合机收应在油菜九成熟时进行。
2、严防混杂。对于油菜产业化生产基地,为保证优质油菜籽的交售品质,在晒干、扬净、包装、交售过程中应严防非优质油菜籽混入,同时也要防止优质双低与优质高芥相互混杂。
(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油菜研究所 蒙大庆 供稿)
绵阳市农科院国审突破性小麦新品种绵麦367
在高产示范中表现突出
据四川小麦高产创建数据显示,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小麦研究所自主选育的国审突破性优良小麦新品种绵麦367(国审麦2010001)在各地高产示范中表现突出,成绩优异。2012年中江县通济镇“双二五”种植模式,实收亩产435.1公斤,刷新了四川套作小麦高产纪录;江油市大堰乡绵麦367核心示范片平均亩产达658.3公斤,较全市小麦平均产量增产102.5%;三台县示范种植1.8万亩,平均亩产397.3公斤,较全县小麦平均亩产增产32.3公斤,增幅8.8%;射洪县示范种植1.5万亩,平均亩产317.8公斤,较全县小麦平均亩产增产42.3公斤,增幅15.3%。绵麦367已被四川各地小麦示范区域选定为高产创建的首选品种。
绵麦367在示范中表现株高适中,株型紧凑,穗大粒多,穗层整齐,成熟落黄好,综合农艺性状优良,高产稳产,抗旱耐瘠,对低温冷害抵抗力强,抗条锈病和白粉病,秆矮抗倒,适应性广,深受农户喜爱,示范推广面积已达33万亩。
(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小麦研究所 李生荣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