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旱育秧技术简介
水稻旱育秧具有耐寒、早播、省水、省地、省种、省工、高产、早发、早熟,秧苗素质好,栽后无返青期,秧龄弹性大的巨大优势,解决了早春水育秧天寒地冻,冷水刺骨的艰辛劳动问题,一般亩增稻谷40~60公斤,增产8~10%,早熟3~5天。其技术关键如下:
1、选地 要求选择土质肥沃、地势较为平坦、背风向阳,水源较近的壤质菜地或塝上、平坝排水良好的油砂田作苗床地。严禁选用石骨子地和夹板田作苗床。
2、除草做厢培肥 在播种前20~30天,收掉蔬菜等前茬作物立即用克无踪、百草枯等药剂除草,按一埂一厢6尺规格做成茶盘厢。每丈长厢面撒施含量45%左右的优质复合肥半斤,再用优质猪粪2~3担泼施培肥炕土。
3、整地 在播种前3~5天,再次用克无踪、百草枯等药剂除草或人工去除杂草。修整厢埂,使厢内净宽4.5尺,埂宽1.5尺,埂高4~5寸,整平欠细厢面。取苗床就近土中的表土过筛,集中堆放,留作盖种用。
4、浸拌种 选用农业主管部门推荐的优质良种,每公斤加强氯精1克用40℃温水浸泡24~48小时后捞出,沥出多余水分,待谷壳湿润无明水时,按1斤干谷用3两旱育保姆的比例,将湿稻种慢慢加入盛有拌种剂的面盆中,边加边搅拌,直到将拌种剂全部均匀地包裹在种子上,随拌随播,否则旱育保姆吸湿粘结,播种困难。该项技术实现了将土壤消毒、调酸、稻种催芽、秧苗防病化控、施肥等多种复杂工序融为一体,一次完成,简化了育秧技术,操作简单,能有效防治水稻青枯死苗。
5、浇水 播种前用清水浇透床土至15厘米深,浇至厢面出明水,浇水后厢面不平,可用板凳、铁铲等工具轻压厢面。
6、播种 旱育中苗秧,每丈长厢面播干谷3.5两左右。计划栽插高塝望天田秧苗,可将每丈长厢面播量减至2~2.5两。
7、盖种 播种后,用准备好的细泥土盖种0.5~1厘米,以不见谷粒为宜,切记不能用石骨土盖种。盖后用喷雾器喷施清水,使盖种土充分湿透,并与谷粒紧密接触,再用幼禾葆等芽前除草剂兑清水喷施,然后起拱严盖地膜。
8、管理 立针现青前,以保温、保湿为主,一般不揭膜,床土发白,要及时喷施清水。如叶片卷筒,早晨秧尖无露水需浇水。二叶一心后应加强炼苗,揭膜降温。4叶后追施肥水,生产上一般选用中苗秧,叶龄5~6叶,秧龄45~50天。栽前一天用清水泼透厢面,便于起苗。
(水稻研究所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