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结合”模式创新农技推广工作机制
我所自2007年参加农业部“科技入户”工程以来,一直在探索和研究农业科技要素向农村流动的方式。2009-2010年,以农业部“科研单位开展农技推广试点工作”项目为契机,我所摸索并总结出了“科研单位与龙头企业相结合,科研单位与专合组织相结合,科研单位与产业发展相结合”的“三结合”农技推广新模式。
“三结合”模式,以“科研单位的技术创新、技术引进、技术集成”为保障,以“国家政策、市场需求、各级项目”为推动力,以“与龙头企业、与专合组织、与特色产业区相结合”为核心,以“科研人员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为方式,开展农技推广工作,从农业标准化建设入手,着力培训高素质的新型农民,加快农业新技术应用,最终达到农业增产增收、农民致富的目的(图一)。
图1 “三结合”的农技推广新模式
目前,我所紧紧依靠科技入户工程、新型农民培训、粮油高产创建、国家产业技术体系综合试验站和四川省创新团队岗位专家等项目,积极实施农业科技“三大行动”。按照“说给农民听,做给农民看,带领农民干”的要求在项目覆盖区域内的县、市(区)广泛开展了新品种、新技术的示范展示、技术培训活动和推广服务活动,近年来,共建立示范展示基地14个,展示、推广新品种、新技术30余项,培训基层农技干部200余人次,培训农户15000多人次,充分发挥了农科所作为公益性事业单位在服务“三农”中的作用。
我所以自身科技优势,根据市场需求,与西普油脂、仙特米业、光友粉丝、省内种业企业等龙头企业合作,在我市各区县建立了高芥酸油菜生产基地、优质香稻生产基地、高淀粉红薯生产基地、良种繁育基地等数十万亩农业产业化基地,同时,帮助基地所在乡镇成立了各种产业协会,如三台县立新镇种子产业协会等,对基地进行统筹管理,促进基地良好的发展。同时,促进各种生产基地、示范基地、专合组织形成特色产业区,使农产品变成了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商品,农民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利益。实现了“技术推广一条线,专家农民面对面”的农技推广新要求,提高了农民的生产水平、达到了农业增收、企业增效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