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降雨天气对玉米生产的影响及对策
7月23—25日,我省出现了入汛以来范围最广、强度最大、受灾最重的强降雨,其中暴雨涉及到广元、绵阳、德阳、巴中、达州、南充、乐山等13个市州、60个县市。受此次持续强降雨影响,生产上玉米倒伏倒折严重,玉米后期管理及产量受到很大影响。7月26日,国家玉米产业技术体系绵阳综合试验站及时调研了三台、中江、盐亭、北川、青川等示范县玉米生产受此次强降雨的影响情况,并提出降低滞涝造成损失的应对措施和建议。
1、受灾情况:(1)青川县农作物经济损失600万左右,玉米受灾面积约15万亩,占总面积的80%左右,其中倒伏倒折7万亩左右;(2)盐亭县农作物经济损失6670万元左右,玉米受灾15.4万亩,成灾8万亩,绝收2.6万亩;(3)三台县农作物经济损失3770万元以上,玉米受灾面积30万亩左右,其中倒伏倒折6万亩左右;(4)北川县玉米倒伏倒折2万亩左右,约占总面积12%;(5)中江县玉米倒伏倒折4万亩左右,约占总面积10%,螟虫、纹枯病发生较重。
2、应对措施及建议。根据最新天气预报,8月初,各示范县以晴阴相间天气为主。除发生内涝的低洼地区和山区外,洪水开始退却,受淹玉米灾情已有所缓解。涝灾后玉米要夺得高产,加强玉米田间灾后补救措施尤为关键,试验站技术人员及时提出降低滞涝造成损失的应对措施和建议,指导各示范县玉米生产中后期田间管理。
(1)排水降渍:因降雨强度大,部分玉米田间积水仍很多,要及时疏通沟、渠,排除田间积水,降低土壤湿度,防止灾情扩大。
(2)及时扶苗:对于水浸、倒伏的玉米植株能扶正的要及时扶苗,对于不能扶正的要及时把苗从淤泥或水中清理出来,避免强制扶正,以免玉米茎杆折断,同时要及时清除田间病株、死株和倒伏特别严重的植株,清除杂草,改善通风透光条件,最大程度减少产量损失。
(3)中耕培土:降水后地面泛白时要及时中耕松土,破除土壤板结,促进土壤散墒透气,改善根际环境,促进根系生长,同时结合培土,防止进一步倒伏。
(4)整形防倒:对于个别植株高大、穗位以上叶片过多、过大的品种,可以根据生长情况剪除上部叶片,但必须保留穗位的“棒三叶”。
(5)科学防治病虫害:由于田间积水,土壤及空气湿度大,天气转好且气温逐步回升,易诱发各种病虫害,如蚜虫、螟虫、纹枯病、大小斑病等。建议各地根据当地病虫害发生特点和玉米长势,选择合适的农药及剂量进行综合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