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度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决算
2019年度
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决算
目录
公开时间:2020年9月28日
第一部分 部门概况
一、基本职能及主要工作
二、机构设置
第二部分 2019年度部门决算情况说明
一、收入支出决算总体情况说明
二、收入决算情况说明
三、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四、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总体情况说明
五、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六、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基本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七、“三公”经费财政拨款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八、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九、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十、其他重要事项的情况说明
第三部分 名词解释
第四部分 附件
附件1
第五部分 附表
一、收入支出决算总表
二、收入决算表
三、支出决算表
四、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总表
五、财政拨款支出决算明细表
六、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表
七、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明细表
八、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基本支出决算表
九、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项目支出决算表
十、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表
十一、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表
十二、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表
十三、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决算表
第一部分 部门概况
一、基本职能及主要工作
(一)主要职能
主要开展农作物、经济作物、中药材、果树、水产、蔬菜、食用菌等新品种选育、产品贮藏加工、技术推广等综合性研究,以及农产品安全、农业生态环境、植物保护、土肥与资源环境保护研究。
(二)2019年重点工作完成情况。
过去的一年,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在市级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在全体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全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市有关会议精神,坚持解放思想、转变作风、创新举措,在科技创新、服务三农、产业扶贫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可喜成绩。
(一)以市场和产业需求为导向,科技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
坚持“围绕市场和产业需求开展科研,推动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科研创新方向,以项目实施为载体、以解决生产共性技术为着力点,持续提高农业科技成果产出。在研究方向上,聚焦新品种选育,小麦、水稻、玉米、油菜等主要粮油作物新品种选育继续围绕优质、高产、抗病、宜机以及专用方面进行种质资源创新与组配,着力多出优质专用宜机新品种;中药材、畜牧、蔬菜等新兴学科主要聚焦地方资源的挖掘与利用,着力资源改良和技术创新;土肥植保、食用菌、水产等新学科则坚持面向产业发展和市场需要,加强新机制探索,着力技术研发与成果转化推广突破,科技创新思路清晰、目标明确。在研究手段上,小麦、水稻、玉米、蔬菜等品种的选育应用了分子标记技术,薯类研究所在川内首创马铃薯低海拔杂交育种技术等现代育种技术,提高马铃薯育种效率。在项目争取上,不再局限于国家、省部级项目,更多的争取横向合作项目、企业委托项目、竞争性招标项目以及跨区域科研项目,不断丰富项目来源,增加项目类型,拓宽项目资金渠道。
全年组织实施国家重大专项等省部级以上项目80余项,10个省创新团队岗位全部顺利进入新一轮项目支持。提供各级参试组合 100余个次,其中川康优6139等组合表现突出,顺利进入下一阶段试验。全年新审定(登记)水稻、玉米、油菜等品种11个,其中,协玉901是我省迄今为止同时通过春夏播审定的两个品种之一,绵麦51是我院在小麦优势主产区审定通过的第一个小麦新品种。获得植物新品种权2项,新申报品种权13项。小麦“矮秆多抗小麦绵麦37及其衍生品种的培育与应用”等5项成果分别荣获省、市成果奖励。《高山高原大白菜绿色高效栽培技术规程》和《专用型豇豆品种避雨高效制种技术规程》2项地方(绵阳)标准通过审核获批发布,新申报《工业专用高芥酸油菜栽培技术规程》等6项地方(绵阳)标准。《一种柑橘苗木培养过程中水肥注灌装置》《一种牧草晾晒架》等4项专利获得授权,《福美钾在制备渔药中的应用及其制剂的制备方法》等9项专利申报已受理,参编专著2部,在《Nature genetics》《作物学报》《水土保持学报》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45篇,高水平论文的比例大幅度提升。获农业农村部“全国农作物品种权保护先进单位”,成功注册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依托单位”,被命名为首批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与营养健康科普试验站,成功加入中国(绵阳)科技城军民融合检验检测联合体。科技创新方向进一步明确,创新成果进一步丰富,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
(二)以服务“重点产业”为突破,科技支撑能力进一步提升
一年来,聚焦“六大重点产业、十大主导产品”规划,强化科技对现代农业产业的支撑作用,构筑服务“三农”新格局。进一步深化院县合作,在三台、江油、安州、梓潼等地建立绿色、高产、高效试验示范基地(片)50个,示范面积达1.5万亩,集中示范推广了酿酒小麦新品种及配套技术、高芥酸油菜轻简化栽培技术等30余项先进技术,召开“玉米藏粮于技科技论坛暨夏玉米四新科技成果现场观摩培训会”等省级以上现场会10次。依托国家中药材产业技术体系首席和团队在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三台产业园项目积极开展技术咨询和培训;在安州开展的魔芋避雨栽培模式,将魔芋软腐病发病率控制在5%以内,极大的提升了魔芋种植效益;在涪城区开展的青花椒绿色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示范,平均每亩增产296.5kg,增产率达27%,亩新增产值4744 元,农民增收成效显著。
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主要对象大力开展技术培训,全年召开“马铃薯高产栽培种植技术”等技术指导培训会议100余次,派出专家300人次进行技术服务和指导,受训人数超过万人次,发放技术资料2万余册。围绕绵阳地区主导产业技术需要,编印了《绵阳市“6+10”种养综合技术》手册。
继续深化与中国农科院、中国中医科学院、四川农业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等机构的合作,联合项目实施、开展技术交流。全年成功邀请到中国工程院中药材科学家黄璐琦院士、玉米遗传育种学家荣廷昭院士、植物保护科学家宋宝安院士、农业机械工程科学家罗锡文院士、玉米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李新海研究员等院士专家为我院及绵阳现代农业产业发展把脉问诊,是邀请院士专家来院开展学术交流次数最多的一年,有力的助推了绵阳现代农业发展。
通过科企合作,积极开展循环农业研究,在生猪无抗养殖和粪污资源化利用方面进行了技术指导。积极参与重大疫情防控,及时选派专家参加草地贪夜蛾和非洲猪瘟的防控工作,参与编著的《四川省生猪提质增效和粪污资源化利用关键技术》和《非洲猪瘟防控》手册,在疫情控制中发挥了积极作用。科技成果正在逐步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为我市现代农业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三)以对口帮扶为己任,科技扶贫实效进一步彰显
以人才、项目、技术、资金为依托,持续推进科技扶贫工作。选派6名专业技术人才深入藏区彝区开展对口帮扶工作,借助“科技扶贫万里行”“科技特派团”“三区人才”等项目载体,全年选派科技人员近200人次开展技术指导、培训。在甘孜乡城、阿坝红原等地建立高原蔬菜、中药材和畜牧标准化示范基地,开展“高山番茄避雨栽培”“中药材土壤改良与营养施肥”等新技术推广,对高原藏区和贫困山区农业产业科技进步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积极组织扶贫捐赠,为贫困地区购买种子、肥料、农资等60余吨,价值90余万元,有效带动当地农民脱贫增收。1人荣获2018年四川省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称号,1人荣获四川基层农业科技领军人才,1人荣获2018年度凉山州脱贫攻坚优秀个人称号,援彝帮扶小组荣获2019年凉山州综合帮扶十佳专业技术服务队称号,我院扶贫工作得到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四川电视台等媒体宣传报道。
(四)强化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人才队伍进一步充实
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确保人才引得进、留得下、用得上。强化科研作风建设,加强对科研人员的思想教育与引导,积极倡导良好的协作精神、大力培植前瞻的创新思维、自觉践行向上的严谨作风、切实养成求真的科学态度、弘扬优良的光荣传统。积极争取各类人才优惠政策,引进急需紧缺人才,坚持高标准选拔,为学科建设不断增添新鲜血液,新引进5名科技人员已顺利到岗工作;出台《关于激励青年人才创新创业实施意见》,鼓励青年人员把握发展机遇,实现自我价值,回报社会。继续实施博士送培计划,根据学科发展需要,结合科研人员自身特点,有针对性的选送优秀年轻科技人员攻读博士学位,1名科技人员获得博士学位,1名博士继续攻读博士后,3名科技人员取得博士入学资格开始求学生涯。继续争取外派锻炼计划,选派5名科技人员到农业农村部、市政府办公室、市农业农村局、县区农业农村局进行挂职锻炼,进一步拓宽了人才培养渠道。多渠道推荐各类优秀人才,1名专家荣获“四川省最美科技工作者”称号,6名专家入选“绵阳育才计划”,薯类研究所荣获绵阳市“三八”红旗集体荣誉称号。严格落实各项人才政策,按期兑现专家人才的各种福利保障。
(五)以制度建设为抓手,综合管理效能进一步优化
进一步推进创新改革和科研人员激励计划试点改革,修订完善了《行政议事规则》《实验室管理办法》《岗位目标责任分类考核办法》《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管理办法》《涉密文件管理办法》等内部制度,科研行政管理进一步规范。科技人员发起成立2家小微企业,目前试运行状况良好。严格预决算管理和资金审批管理,严格物资采购和招投标管理,严把报账审批关,确保资金安全使用。
(六)以政府直属为契机,内外发展环境持续向好
今年,我院升格为政府直属事业单位,这充分体现市委市政府对农科院的重视,单位的发展迎来了新的历史机遇。围绕建设“西部领先、全国一流”的市州级农业科研强院目标,积极营造良好发展环境。认真组织接待农业农村部、省深改办、省农业农村厅、省科技厅、省人社厅的调研,汇报发展成就,争取支持。先后向市委市政府分管领导、市人大政协专门委员会、市级部门汇报单位发展情况,宣传我院的成绩和贡献,通过努力使我院正式成为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认真接待兄弟院所的交流考察,相互取长补短,努力得到业界认可。加强意见征集和现场调研,切实解决职工工作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积极营造良好的内部发展环境。
(七)以“两个责任”为引领,党建业务工作协调发展
全院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践行新发展理念。全面落实“两个责任”和“一岗双责”,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全力推进“抓落实作表率”专项行动,对标烟台市农科院梳理不足,奋力追赶。按照党风廉政建设要求,积极配合做好巡察整改和市纪委监委驻市农业农村局纪检监察组季度检查,常态化开展党风廉政教育,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发展环境。
二、机构设置
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无下属二级单位。
第二部分 2019年度部门决算情况说明
一、 收入支出决算总体情况说明
2019年度收、支总计11129.26万元。与2018年相比,收、支总计增加13.9万元,增长1.25。主要变动原因是增人增资及项目经费增加。
二、 收入决算情况说明
2019年本年收入合计5196.77万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收入3561.65万元,占68.54%;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收入61.60万元,占1.18%;其他收入1573.52万元,占30.28%。
三、 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2019年本年支出合计4755.68万元,其中:基本支出2296.65万元,占48.29%;项目支出2459.03万元,占51.71%。
四、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总体情况说明
2019年财政拨款收、支总计7839.08万元。与2018年相比,财政拨款收、支总计减少1223.30万元,下降13.50%。主要变动原因是年初财政拨款结转结余资金减少。
五、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一)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总体情况
2019年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3563.49万元,占本年支出合计的99.72%。与2018年相比,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减少380.32万元,减少9.64%。主要变动原因是年初财政拨款结转结余资金减少。
(二)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结构情况
2019年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3563.49万元,主要用于以下方面:科学技术(类)支出502.30万元,占14.10%;社会保障和就业(类)支出270.93万元,占7.60%;卫生健康支出68.96万元,占1.94%;节能环保支出0.36万元,占0.01%;农林水支出2581.44万元,占72.44%;住房保障支出139.51万元,占3.91%。
(三)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具体情况
2019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决算数为3563.49,完成预算100.05%。其中:
1.科学技术支出(类)应用研究(款)社会公益研究(项)支出决算为412.32万元,完成预算110.54%,决算数大于预算数的主要原因是上年结转结余资金在本年支出;科学技术支出(类)科学技术普及(款)其他科学技术普及(项)支出决算为28.00万元,完成预算140%,决算数大于预算数的主要原因是上年结转结余资金在本年支出;科学技术支出(类)其他科学技术支出(款)其他科学技术支出(项)支出决算为61.98万元,完成预算81.55%,决算数小于预算数的主要原因是项目实施进度较慢。
2.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类)行政事业单位离退休(款)事业单位离退休(项)支出决算为3.40万元,完成预算100.00%;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类)行政事业单位离退休(款)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缴费支出(项)支出决算为179.88万元,完成预算100.00%;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类)行政事业单位离退休(款)机关事业单位职业年金缴费支出(项)支出决算为82.53万元,完成预算100.00%;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类)抚恤(款)死亡抚恤(项)支出决算为5.12万元,完成预算100.00%。
3.卫生健康支出(类)行政事业单位医疗(款)事业单位医疗(项)支出决算为68.96万元,完成预算100.00%。
4.节能环保支出(类)自然生态保护(款)生物及物种资源保护(项)支出决算为0.36万元,完成预算100.00%。
5.农林水支出(类)农业(款)事业运行(项)支出决算为1817.25万元,完成预算100.00%;农林水支出(类)农业(款)科技转化与推广服务(项)支出决算为625.40万元,完成预算88.33%,决算数小于预算数的主要原因是项目实施进度较慢;农林水支出(类)农业(款)其他农业支出(项)支出决算为138.79万元,完成预算157.72%,决算数大于预算数的主要原因是上年结转结余资金在本年支出。
6.住房保障支出(类)住房改革支出(款)住房公积金(项)支出决算为139.51万元,完成预算100.00%。
六、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基本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2019年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基本支出2296.65万元,其中:
人员经费2103.91万元,主要包括:基本工资、津贴补贴、奖金、伙食补助费、绩效工资、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缴费、职业年金缴费、其他社会保障缴费、其他工资福利支出、离休费、退休费、抚恤金、生活补助、医疗费补助、奖励金、住房公积金、其他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等。
日常公用经费192.74万元,主要包括:办公费、印刷费、咨询费、手续费、水费、电费、邮电费、取暖费、物业管理费、差旅费、因公出国(境)费用、维修(护)费、租赁费、会议费、培训费、公务接待费、劳务费、委托业务费、工会经费、福利费、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其他交通费、税金及附加费用、其他商品和服务支出、办公设备购置、专用设备购置、信息网络及软件购置更新、其他资本性支出等。
七、“三公”经费财政拨款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一)“三公”经费财政拨款支出决算总体情况说明
2019年“三公”经费财政拨款支出决算为2.50万元,完成预算83.33%,决算数小于预算数的主要原因是来单位开展业务交流人数减少。
(二)“三公”经费财政拨款支出决算具体情况说明
2019年“三公”经费财政拨款支出决算中,公务接待费支出决算2.50万元,占100.00%,完成预算83.33%。公务接待费支出决算比2018年增加0.45万元,增长21.90%。主要原因是接待人数较2018年增加。公务接待费用均为国内公务接待支出,主要用于执行公务、开展业务活动开支的交通费、住宿费、用餐费等。国内公务接待23批次,264人次(不包括陪同人员),共计支出2.50万元。
八、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2019年政府性基金预算拨款支出10.00万元。
九、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2019年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拨款支出0.00万元。
十、其他重要事项的情况说明
(一)机关运行经费支出情况
无
(二)政府采购支出情况
无。
(三)国有资产占有使用情况
截至2019年12月31日,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共有车辆0辆,单价100万元以上专用设备5台(套)。
(四)预算绩效管理情况。
根据预算绩效管理要求,本部门(单位)在年初预算编制阶段,组织对优质蔬菜新品种引育及绿色关键生产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绿肥作物土壤改良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和农业科技创新研发专项开展了预算事前绩效评估,对3个项目编制了绩效目标,预算执行过程中,选取3个项目开展绩效监控,年终执行完毕后,对3个项目开展了绩效目标完成情况自评。
本部门按要求对2019年部门整体支出开展绩效自评,从评价情况来看整体绩效情况良好。
1. 项目绩效目标完成情况。
本部门在2019年度部门决算中反映“优质蔬菜新品种引育及绿色关键生产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绿肥作物土壤改良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和“农业科技创新研发专项”3个项目绩效目标实际完成情况。
(1)优质蔬菜新品种引育及绿色关键生产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绩效目标完成情况综述。项目全年预算数48.00万元,执行数为48.00万元,完成预算的100.00%。通过项目实施,引进推广完成了2-3个蔬菜新品种,示范200亩,指导培训种植户2000人次,为绵阳蔬菜产业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发现的主要问题:因蔬菜类型多,市场需求广,对地方蔬菜产业的支撑作用有待加强。下一步改进措施:围绕市场需求,加大新品种新技术的示范推广工作。
(2)绿肥作物土壤改良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绩效目标完成情况综述。项目全年预算数18.00万元,执行数为18.00万元,完成预算的100.00%。通过项目实施,引进示范2-3个优质绿肥作物新品种,示范150亩,带动3000亩,为积极推广农业“双减”(减少化肥、减少农药使用量)措施,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治理农业面源污染、实现农业节本增效提供助力。发现的主要问题:项目实施示范带动作用还需加强。下一步改进措施:在做好项目实施的同时,进一步做好示范推广工作
(3)农业科技创新研发专项绩效目标完成情况综述。项目全年预算数140.00万元,执行数为140.00万元,完成预算的100.00%。通过项目实施,聚焦优质、高产宜机新品种选育,以解决我市农业生产共性技术为着力点,持续提高农业科技成果产出同时,通过聚焦我市“六大重点产业、十大主导产品”规划,强化科技对现代农业产业支撑作用,构筑服务“三农”新格局。 发现的主要问题:对我市农业产业化发展需求的技术支撑作用需进一步提高。下一步改进措施:围绕我市“六大重点产业、十大主导产品”发展需求,进一步做好农业科技创新工作。
项目绩效目标完成情况表 | |||||
项目名称 | 优质蔬菜新品种引育及绿色关键生产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 | ||||
预算单位 | 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 ||||
预算执行情况(万元) | 预算数: | 48.00 | 执行数: | 48.00 | |
其中-财政拨款: | 48.00 | 其中-财政拨款: | 48.00 | ||
其它资金: | 0.00 | 其它资金: | 0.00 | ||
年度目标完成情况 | 预期目标 | 实际完成目标 | |||
结合绵阳蔬菜生产实际,服务绵阳“菜篮子工程”,计划引进2-3个蔬菜新品种,示范200亩,指导培训种植户2000人次,制定生产技术规程1-2套,示范带动3000亩。 | 结合绵阳蔬菜生产实际,服务绵阳“菜篮子工程”,计划引进2-3个蔬菜新品种,示范200亩,指导培训种植户2000人次,制定生产技术规程1-2套,示范带动3000亩。 | ||||
绩效指标完成情况 | 一级指标 | 二级指标 | 三级指标 | 预期指标值(包含数字及文字描述) | 实际完成指标值(包含数字及文字描述) |
项目完成指标 | 项目完成 | 引进2-3个蔬菜新品种,示范200亩,指导培训种植户2000人次,制定生产技术规程1-2套,示范带动3000亩 | 引进2-3个蔬菜新品种,示范200亩,指导培训种植户2000人次,制定生产技术规程1-2套,示范带动3000亩 | 引进2-3个蔬菜新品种,示范200亩,指导培训种植户2000人次,制定生产技术规程1-2套,示范带动3000亩 | |
效益指标 | 项目绩效 | 长期服务绵阳菜篮子工程 | 顺利推进,持续开展项目新品种研发推广示范 | 顺利推进,持续开展项目新品种研发推广示范 | |
满意度指标 | 社会满意度 | 种植户满意度 | 90%以上满意 | 90%以上满意 |
项目绩效目标完成情况表 | |||||
项目名称 | 绿肥作物土壤改良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 | ||||
预算单位 | 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 ||||
预算执行情况(万元) | 预算数: | 18.00 | 执行数: | 18.00 | |
其中-财政拨款: | 18.00 | 其中-财政拨款: | 18.00 | ||
其它资金: | 0.00 | 其它资金: | 0.00 | ||
年度目标完成情况 | 预期目标 | 实际完成目标 | |||
按照国家生态发展战略,积极研究农业“双减”(减少化肥、减少农药使用量)措施,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治理农业面源污染、实现农业节本增效。本项目引进2-3个优质绿肥作物新品种,示范150亩,带动3000亩,每亩减少化肥施肥量50-100斤,每亩节约成本100-150元,改善土壤活性,生态效益显著 | 按照国家生态发展战略,积极研究农业“双减”(减少化肥、减少农药使用量)措施,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治理农业面源污染、实现农业节本增效。本项目引进2-3个优质绿肥作物新品种,示范150亩,带动3000亩,每亩减少化肥施肥量50-100斤,每亩节约成本100-150元,改善土壤活性,生态效益显著 | ||||
绩效指标完成情况 | 一级指标 | 二级指标 | 三级指标 | 预期指标值(包含数字及文字描述) | 实际完成指标值(包含数字及文字描述) |
项目完成指标 | 项目完成 | 引进2-3个优质绿肥作物新品种,示范150亩,带动3000亩 | 引进2-3个优质绿肥作物新品种,示范150亩,带动3000亩 | 引进2个优质绿肥作物新品种,示范150亩,带动3000亩 | |
效益指标 | 项目绩效 | 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治理农业面源污染、实现农业节本增效 | 顺利推进,持续开展农业“双减”(减少化肥、减少农药使用量)推广工作 | 顺利推进,持续开展农业“双减”(减少化肥、减少农药使用量)推广工作 | |
满意度指标 | 社会满意度 | 种植户满意度 | 90%以上满意 | 90%以上满意 |
项目绩效目标完成情况表 | |||||
项目名称 | 农业科技创新研发专项 | ||||
预算单位 | 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 ||||
预算执行情况(万元) | 预算数: | 140.00 | 执行数: | 140.00 | |
其中-财政拨款: | 140.00 | 其中-财政拨款: | 140.00 | ||
其它资金: | 0.00 | 其它资金: | 0.00 | ||
年度目标完成情况 | 预期目标 | 实际完成目标 | |||
本项目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绵阳市现代农业六大重点产业发展规划(2017-2020年)》《绵阳市现代农业十大主导产品行动方案(2017-2020年)》指导精神,进一步深入开展我院新学科研究,促进绵阳农业经济发展 | 本项目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绵阳市现代农业六大重点产业发展规划(2017-2020年)》《绵阳市现代农业十大主导产品行动方案(2017-2020年)》指导精神,进一步深入开展我院新学科研究,促进绵阳农业经济发展 | ||||
绩效指标完成情况 | 一级指标 | 二级指标 | 三级指标 | 预期指标值(包含数字及文字描述) | 实际完成指标值(包含数字及文字描述) |
项目完成指标 | 项目完成 | 围绕水产、麦冬和附子、魔芋、畜禽、食用菌等学科,计划引进新材料、新品种20-30个,推广示范面积10000亩,指导培训种养殖户5000人次,推广带动种植养殖大户2000户,带动龙头企业3-5家 | 完成引进新材料、新品种20-30个,推广示范面积10000亩,指导培训种养殖户5000人次,推广带动种植养殖大户2000户,带动龙头企业3-5家 | 完成引进新材料、新品种20-30个,推广示范面积10000亩,指导培训种养殖户5000人次,推广带动种植养殖大户2000户,带动龙头企业3-5家 | |
效益指标 | 项目绩效 | 促进绵阳农业经济长效发展 | 顺利推进,持续开展新品种研发和新技术集成示范 | 顺利推进,持续开展新品种研发和新技术集成示范 | |
满意度指标 | 社会满意度 | 种植户满意度 | 90%以上满意 | 90%以上满意 |
2.部门绩效评价结果。
本部门按要求对2019年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情况开展自评,《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2019年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报告》见附件(附件1)。
第三部分 名词解释
1.财政拨款收入:指单位从同级财政部门取得的财政预算资金。
2.事业收入:指事业单位开展专业业务活动及辅助活动取得的收入。
3.经营收入:指事业单位在专业业务活动及其辅助活动之外开展非独立核算经营活动取得的收入。
4.其他收入:指单位取得的除上述收入以外的各项收入。
5.用事业基金弥补收支差额:指事业单位在当年的财政拨款收入、事业收入、经营收入、其他收入不足以安排当年支出的情况下,使用以前年度积累的事业基金(事业单位当年收支相抵后按国家规定提取、用于弥补以后年度收支差额的基金)弥补本年度收支缺口的资金。
6.年初结转和结余:指以前年度尚未完成、结转到本年按有关规定继续使用的资金。
7.结余分配:指单位按照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规定从非财政补助结余中分配的事业基金和职工福利基金等。
8、年末结转和结余:指单位按有关规定结转到下年或以后年度继续使用的资金。
9.科学技术支出(类)应用研究(款)社会公益研究(项):指反映从事农业等社会公益专项科研方面的支出。
10.科学技术支出(类)科学技术普及(款)其他科学技术普及(项):指反映其他用于科学技术普及方面的支出。
11.科学技术支出(类)其他科学技术支出(款)其他科学技术支出(项):指反映其他科学技术支出中其他用于科技方面的支出。
12.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类)行政事业单位离退休(款)事业单位离退休(项):指反映事业单位开支的离退休经费。
13.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类)行政事业单位离退休(款)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缴费支出(项):指反映机关事业养老保险改革后,用于职工养老保险缴费的支出。
14.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类)行政事业单位离退休(款)机关事业单位职业年金缴费支出(项):指反映机关事业养老保险改革后,用于职工职业年金缴费的支出。
15.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类)抚恤(款)死亡抚恤(项):指反映按规定用于病故人员家属的一次性抚恤金以及丧葬补助费。
16.卫生健康支出(类)行政事业单位医疗(款)事业单位医疗(项):指反映财政部门安排的事业单位基本医疗保险缴费经费。
17.节能环保支出(类)自然生态保护(款)生物及物种资源保护(项):指反映用于生物多样性、生物安全、生物遗传资源管理及保护、外来入侵物种防治、微生物环境安全监管等支出。
18.农林水支出(类)农业(款)事业运行(项):指反映用于农业事业单位基本支出,事业单位设施、系统运行与资产维护等方面的支出。
19.农林水支出(类)农业(款)科技转化与推广服务(项):指反映用于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农业新品种、新技术引进、试验、示范、推广及服务等方面的支出。
20.农林水支出(类)农业(款)其他农业支出(项):指反映其他用于农业方面的支出。
21.住房保障支出(类)住房改革支出(款)住房公积金(项):指反映用于住房公积金缴费的收入和支出。
22.基本支出:指为保障机构正常运转、完成日常工作任务而发生的人员支出和公用支出。
23.项目支出:指在基本支出之外为完成特定行政任务和事业发展目标所发生的支出。
24.“三公”经费:指部门用财政拨款安排的因公出国(境)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和公务接待费。其中,因公出国(境)费反映单位公务出国(境)的国际旅费、国外城市间交通费、住宿费、伙食费、培训费、公杂费等支出;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反映单位公务用车车辆购置支出(含车辆购置税)及租用费、燃料费、维修费、过路过桥费、保险费等支出;公务接待费反映单位按规定开支的各类公务接待(含外宾接待)支出。
第四部分 附件
附件1
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20192019年度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报告
第五部分 附表
一、收入支出决算总表
二、收入决算表
三、支出决算表
四、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总表
五、财政拨款支出决算明细表
六、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表
七、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明细表
八、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基本支出决算表
九、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项目支出决算表
十、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表
十一、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表
十二、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表
十三、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决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