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人才队伍 > 创新团队 >详细内容

国家玉米产业技术体系绵阳综合试验站

发布时间:2016-12-13

国家玉米产业技术体系绵阳综合试验站依托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于2008年建站,站长为绵阳市农科院院长王秀全。有专职科研人员9名,科研支撑条件齐备,建设有示范县5个:三台、盐亭、北川、青川、中江,试验示范基地11个,服务川北玉米生态区。按照玉米产业技术体系任务安排,试验站立足于川北区域玉米生产实际,充分利用资源优势,紧密联系区域内各个示范县,积极开展单项和集成技术的试验、示范,培训基层农技人员、新型经营主体、玉米种植户等公益性科技服务;调查、收集生产实际问题、需求信息,监测分析灾情的动态变化并协助处理相关问题;提供、引进、改良创制并发放育种材料,为提高所在区域玉米育种水平和玉米产业发展担负起公益性职责。通过多年实施,对所在区域玉米产业发展的助推作用效果显著,主要业绩有:

1、“一机两改一保障”见成效:三台示范基地旱地新两熟全程机械化高产示范区通过机收测产验收;盐亭示范基地机播机收万亩示范片,示范效果显著。

2、高产示范成效显著:累计完成高产示范近万亩,示范片平均亩产354.8kg(山区)、638.6kg(平丘),较当地平均增幅均在20%以上;中江示范基地创四川丘区夏玉米高产新纪录,亩产813.1 kg,较当地近三年平均增80.9 %。

3、力促灾区玉米产业发展:集成优化了复耕地的玉米高产种植技术,极大地调动了当地农民种植玉米的积极性,促进了重灾区玉米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4、大力推进良种良法配套:向示范县推荐了国豪玉7号、仲玉3号、中单901、雅玉21、中玉335等一批优良品种,及玉米全程机械化等轻简高效新技术,优化了区域品种布局,提高了生产水平,促进了农民增产增收。

5、科技服务助推产业发展:组织或承办“四川省丘陵地区粮食适度规模经营暨玉米机收培训会”、“2014年四川省旱地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现场会”等全省性观摩培训会,多途径开展科技服务,有效扩大了体系的影响力。

6、公益性育种工作成效显著:交换出优良的普通玉米自交系8个;组织召开育种材料田间开放日7次,其中大型开放日2次,区域性开放日5次;对接种业企业加强交流和合作,为区域内种业发展起到了积极地推动作用。

7、积极提升试验站综合性能:加强人才培养,提升团队成员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提升试验站的综合服务性能,积极为种植大户和种业企业提供技术服务。


  • 主办单位 :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地址:四川省绵阳市游仙区松垭镇松江路8号
  • 联系电话:0816-2822078 蜀ICP备13029189号-1 技术支持:动力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