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科研部门 > 油料作物研究所 > 科学研究 >详细内容

绵油15

发布时间:2016-12-06

品种名称:绵油15

审定编号:川审油2004005

特征特性:绵油15号属甘蓝型中早熟杂交种。苗期半冬性直立,叶片绿色,叶缘浅锯齿状,花黄色,茎杆和幼嫩角果均为绿色。种子球形黑褐色。在中等肥力水平下,株高190厘米左右,一次有效分枝7~9个,全株有效角果550个左右,每角18粒,千粒重3.13克。含油率41%,芥酸含量52.1%,是生产芥酸的最佳原料。抗倒伏和耐菌核病能力强于对照蜀杂6号。全生育期220天左右,比蜀杂6号早熟2天。植株矮、结角密是该品种最典型的特征。

产量表现:在2002年四川省油菜联试中,5点试验一致增产,平均亩产158.13kg,比对照蜀杂6号增产24.9%。2003~2004年四川省油菜区试,17个试验点一致增产,平均亩产165.1kg,比对照蜀杂6号增产24.4%。2004年四川省区试生产试验平均亩产174.7kg,比对照蜀杂6号增产26.25%。

栽培要点:1、适时播种,培育壮苗。在绵阳9月16~20日育苗,直播在10月10日左右,偏北偏西适当早播,偏东偏南适当推迟。2、因地制宜,合理密植。一般移栽为7000~9000株/亩,直播为11000~12000株/亩,水肥条件好的宜稀,反之则密。3、加强水肥管理。氮、磷、钾肥按1︰0.5︰0.5合理搭配。氮肥用量控制在每亩11~13公斤纯氮以内,硼肥必须施用,每亩1公斤为宜。12月底后不再施用化学氮肥。4、防治病虫,确保丰收。苗床和直播的本田,子叶展开后就施药防治蚜虫和跳甲,移栽前一天和直播田的二叶期施药防治蚜虫和菜青虫。初花至盛花期用菌核利或甲基托布津防治菌核病,末花期再治一次蚜虫。

适宜种植地区:适宜在高芥酸油菜生产基地所在的四川省平丘区及西北春油菜区的青海、内蒙等省区种植。


  • 主办单位 :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地址:四川省绵阳市游仙区松垭镇松江路8号
  • 联系电话:0816-2822078 蜀ICP备13029189号-1 技术支持:动力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