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科研部门 > 水稻研究所 > 科学研究 >详细内容

蓉18优662

发布时间:2016-10-25

审定编号:国审稻2012011

特征特性:籼型三系杂交水稻品种。长江上游作一季中稻种植,全生育期平均156.8天,比对照Ⅱ优838短1.9天。每亩有效穗数15.1万穗,株高116.4厘米,穗长25.3厘米,每穗总粒数179.9粒,结实率78.6%,千粒重28.3克。抗性:稻瘟病综合指数3.9级,穗瘟损失率最高级5级,抗性频率41.1%,褐飞虱9级,中感稻瘟病,高感褐飞虱。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67.1%,长宽比2.8,垩白粒率9%,垩白度1.5%,胶稠度82毫米,直链淀粉含量16.2%,达到国家《优质稻谷》标准2级。

产量表现:2009年参加长江上游中籼迟熟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53.7千克,比对照Ⅱ优838增产0.03%;2010年续试,平均亩产576.7千克,比Ⅱ优838增产2.7%。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65.2千克,比Ⅱ优838增产1.4%。2011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99.3千克,比Ⅱ优838增产4.7%。

栽培技术要点:

1.秧龄45天以内,培育多蘖壮秧。2.移栽时带3个以上分蘖,亩基本苗10万以上。3.增施磷、钾肥,巧施穗粒肥,一般亩施尿素15~20千克、过磷酸钙40千克、钾肥15千克,氮肥按底肥、分蘖肥、穗粒肥6:3:1比例施用,磷肥全作底肥,钾肥分底肥和穗肥两次施用。4.返青期深水护苗,分蘖期浅水勤灌,够苗后及时晒田,后期干湿交替。5.播前做好种子消毒处理,注意及时防治稻瘟病、纹枯病、螟虫、稻飞虱等病虫害。

适宜种植区域:适宜在云南、贵州(武陵山区除外)、重庆(武陵山区除外)的中低海拔籼稻区、四川平坝丘陵稻区作一季中稻种植。

蓉18优662

  • 主办单位 :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地址:四川省绵阳市游仙区松垭镇松江路8号
  • 联系电话:0816-2822078 蜀ICP备13029189号-1 技术支持:动力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