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豇8号
1、选育单位:四川省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2、品种来源: 绵阳市农科院2008年从红嘴燕×翠皮肉豇的杂交后代中,采用系统育种法,进行早熟性、丰产性及品质性状的定向选择培育而成的豇豆新品系。
3、特征特性:植株蔓生、早中熟,生长势强,分枝少,主蔓结荚为主;播种到始收68天左右;叶片绿色、中等大小;始花节位3~5节,花浅紫色,每花序成荚数2~3对;商品荚长56厘米左右,单荚重17克左右,长圆条形,浅绿色,肉厚,粗细均匀,荚纤维含量少,鼠尾少,品质优,商品性状优良;种子肾形,黑色,千粒重约145克。
4、产量表现:2012年~2013年两年多点试验平均前期产量为677.6公斤/亩,比对照“之豇28-2”增产48.2%;两年平均总产量2210.3公斤/亩,比对照增产13.9%。 2013年生产试验中,前期产量616.8公斤/亩,比对照“之豇28-2”增产24.6%;总产量2200.5公斤/亩,比对照增产16.5%。
5、栽培要点:春秋两季种植,四川地区3~7月均可播种,地膜覆盖栽培,直播亩用种量2~3千克,早春大棚、小拱棚保护地栽培的可提早至2月下旬。高畦栽培,1.3~1.5米包沟开畦,每畦2行,穴距35~40厘米,每穴2~3株,每亩种植8000~9000株。重施基肥,每亩施腐熟有机肥1000~1500千克、过磷酸钙50~70千克、尿素10千克、硫酸钾20千克,混合沟施。开花前控制水肥,开花结荚后要加强肥水管理,结荚初期,结合浇水每亩追施氮磷钾复合肥10千克,以后每采收1-2次及时追肥1次。豇豆蔓长到20~35厘米时,及时搭“人”字架,架高在2.5米以上。引蔓在晴天中午或下午进行,及时抹除主蔓第一花序以下侧芽。嫩荚种子刚刚显露时,及时采收商品荚,初产期4~5天采收一次,盛产期1~2天采收一次。整个生育期重点防治蚜虫、斑潜蝇、豆荚螟、斜纹夜蛾、棉铃虫、白粉病等病虫害。
6、适宜种植地区:四川豇豆产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