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服务三农 > 资料下载 >详细内容

《饲用甜高粱高产栽培技术规范》 编 制 说 明

发布时间:2020-03-09

《饲用甜高粱高产栽培技术规范》

编 制 说 明

一、工作简况

1、任务来源

2019年3月,由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提出地方标准申请,5月27日绵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下达《2019 年度地方标准制修订项目立项计划》(绵市监函〔2019〕127 号文件),批准《饲用甜高粱高产栽培技术规范》地方标准立项。

2、起草单位和主要起草人

起草单位为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主要起草人有张晓晖、王育伟、周爱民、刘卜玮、肖龙、李廷见、刘亚东、赖爽、兰云、王毅。

3、主要工作过程

①成立课题组,制定工作方案

立项后,积极组织技术骨干成立课题组,召开标准编制方案论证会,确定编制原则、编制框架、内容和拟定,研究和制定了标准编制工作方案。对项目组人员进行明确分工,责任落实到人。

②收集、整理和归纳资料,撰写提纲和方案

为了做好标准编制工作,项目组成员认真收集、整理试验数据资料,到种养植企业、饲草加工企业及研究单位开展广泛调研,多方查找资料,经系统梳理和分析,按照GB/T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制定和撰写了标准提纲和方案。

③意见征求和修改

项目组召开标准起草工作研讨会,形成了标准征求意见

稿后,向四川省乃至绵阳市相关部门、饲草专家,对征求意见稿进行了修订,形成了标准送审稿。

二、确定标准主要内容的依据

本标准依据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份: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由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栽培条件、栽前准备、播种、田间管理和收获与利用八个部分组成。

本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是课题组根据绵阳市特有的地形地貌和自然条件,结合本区域饲草生产利用现状等实际情况而制定的,既以科学研究和试验数据为依据,经过五年的引种栽培和收获利用等技术研究和示范推广工作,总结制定的技术规范。适宜绵阳市的平原、丘陵和山地等土地类型和气候特点,可充分发挥饲用甜高粱耐旱、耐贫瘠、耐盐碱等特点,能丰富本区域的饲草品种、提高饲草产量和质量。确保了标准的适用性、实用性和技术可行性。

三、与现行法律、法规和上级标准的关系

本标准与现行农业相关法律、法规和上下级标准没有冲突。本标准依据GB 6142 禾本科草种子质量分级、GB 15671 主要农作物包衣种子技术条件、GB 4285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制定,参考了GB 15618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 4401.4粮食作物种子-禾谷类。

四、重大分歧意见的处理经过和依据

标准制订过程中无重大意见分歧。

五、贯彻标准的要求和措施建议

为使标准更好地发挥作用,丰富当地优质饲草品种,规范栽培技术,提高饲草产量和质量,项目组将加强标准宣传、继续进行饲用甜高粱的示范推广,开展优质饲草栽培和利用等技术培训,使区域内的种养殖及加工企业能够了解标准各项技术要求,并结合自身实际落实到实际生产中。从而发现标准执行中的问题,不断修改完善。

六、其他应予说明的事项。

绵阳市属北亚热带山地湿润季风气候,地形地貌类型多样,有平原、丘陵和山地等,其中丘陵和山地占比较大,较为贫瘠。因为气候和地形限制,本区域夏季栽培的饲草主要有高丹草和饲用玉米,饲草品种类型非常有限。而饲用甜高粱具有产量高、耐旱、耐贫瘠、耐盐碱和营养丰富等特点,在绵阳市进行栽培利用,发展前景较好。因此项目组经过五年持续的品种筛选、栽培试验、收获及利用等技术研究和示范推广工作,积累总结了适用和实用的饲用甜高粱生产经验。种植饲用甜高粱可丰富本区域的饲草品种,提高饲草产量和质量,促进饲草生产、良种应用和草畜产业协调发展。因此制定本标准具有重要意义。

 

          《饲用甜高粱高产栽培技术规范》项目组

                      2019年12月


  • 主办单位 :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地址:四川省绵阳市游仙区松垭镇松江路8号
  • 联系电话:0816-2822078 蜀ICP备13029189号-1 技术支持:动力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