酿酒专用小麦优质高产栽培技术规程(绵阳市地方标准)
绵阳市地方标准
DB/T ****—2019
酿酒专用小麦优质高产栽培技术规程
(送审稿)
绵阳市技术质量监督局发布
目 次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四川省技术质量监督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宜宾五粮液有机农业有限公司。
本标准起草人:任勇、吴舸、钟和平、任茂琼、杜小英、雷加容、何员江、陶军、欧俊梅、郑首航、张华、邹凤亮。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酿酒专用小麦优质高产栽培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酿酒专用小麦地块选择、品种选用、种子处理、地块准备、播种方式、播期安排、肥水管理、病虫草害防治、收获等田间操作技术。
本标准适用于绵阳市冬麦区和四川类似生态区的酿酒专用小麦生产区。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按编号顺序调整,增加本文件引用的其他农艺标准。
GB 1351-2008 小麦
GB 4404.1-2008 粮食作物种子 第1部分:禾谷类
GB/T 15063-2009复混肥料(复合肥料)
GB/T 35238-2017 小麦条锈病防治技术规范
GB/T15671-2009 农作物薄膜包衣种子技术条件
DB51/T 1530-2012麦(油)—稻水旱轮作模式周年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规程
DB51/T 1657-2013 丘陵旱地套作小麦机播高产栽培技术规程
3 定义
本标准采用GB 1351-2008中的定义
4 主要技术指标
4.1 产量指标
亩产量350 kg以上。
4.2 质量指标
适合酿酒,籽粒商品性好,外观饱满,无霉变,无虫蛀,无异味;通常要求容重≥750 g/L,不完善粒≤6%,发芽率≥85%;粉质率≥85%,湿面筋含量≤24%,粗蛋白质含量(干基)≤13.0%,稳定时间≤2.5 min,沉降值≤30 ml,吸水率≤55%。
5 品种选用与地块选择
5.1 品种选用
选用通过国家或省级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合在绵阳生产的抗病、高产、稳产、抗逆小麦品种,尤其注意抗穗发芽和耐赤霉病的能力。种子质量应符合GB/T4404.1-2008的规定。
5.2 地块选择
选择绵阳市稻茬麦区,沿河丘陵沙土、沙壤土麦区以及肥力较低的薄地。
6 栽培技术及指标
6.1地块准备
按DB51/T 1530-2012中5.3执行。
6.2种子处理
播前采用药剂拌种,针对条锈病、白粉病等多种病害重发区种子处理按GB/T 35238-2017中6.2执行;针对旱地防治蝼蛄、蛴螬、金针虫等地下害虫可选用40%辛硫磷乳油进行药剂拌种。多种病虫混发区,采用杀菌剂和杀虫剂各计各量混合拌种。种子包衣标准应符合GB/T15671-2009要求。
6.3播种量及基本苗
千粒重45~50 g的大粒型品种播种量11~14 kg/667m2,千粒重45 g以下的中小粒型品种播种量10~12 kg/667m2。
6.4播种时间
酿酒专用小麦适宜播期为10月25日至11月5日,适宜播期内可适当早播。
6.4播种方式
选择适宜播种机,选用适宜的条播机播种,播深3-5 cm,下种均匀,深浅一致。如田块湿度过大,不便于机械作业,可采用人工撒播,应注意撒种均匀,播后稻草覆盖,提高田间出苗率。
6.5养分管理
每667m2施用纯氮8~10 kg,N∶P2O5∶K2O=2∶1∶1,氮肥中底肥∶苗肥=7∶3,磷钾肥全部用作底肥一次性施用。选择颗粒复合肥,肥料应符合GB/T 15063-2009要求。可根据苗情看苗追肥,追肥宜早不宜迟,1-3叶期每667m2施用2.4~3 kg 纯氮。
6.6水分管理
播后若遇天干、出苗困难,应及时灌“跑马水”,即灌满全田立即放水,不能囤积时间过长而导致烂种;播后若土壤依然偏湿,应继续加强清沟排湿,避免因渍水而烂种,影响全苗和根系生长。
6.7病虫草害防治
6.7.1草害防除
免耕麦田播前7~10 d选用灭生性除草剂除草;12月上旬根据杂草种类及发生情况选用选择性除草剂除草。针对阔叶型杂草,可选用20%氯氟吡氧乙酸20~25 ml、使甲合剂(20%氯氟吡氧乙酸20~25 ml与20%2甲4氯150 ml混用),36%唑草•苯磺隆用5~7.5 g,每667m2兑水30 kg均匀喷雾。针对禾本科杂草,可选用选用6.9%精恶唑禾草灵80~100 ml,或15%炔草酯20~30 g,或异丙隆有效成份75 g,每667m2兑水30 kg均匀喷雾。
6.7.2病虫害综合防治
防治条锈病按GB/T 35238-2017中6.3执行;在始穗期防止赤霉病,每667m2施用70%甲基硫菌灵100 g(或80%多菌灵超微粉50 g)兑水30~50 kg,可根据天气情况进行二次防治;防止蚜虫和红蜘蛛,每667m2用10%的吡虫啉20 g,对蚜虫发生较重田块,视实际情况再单独防治一次,根据病虫害发生情况进行“一喷多防”。病虫害对以上药剂产生抗药性的地区,可选用防效较好的其他药剂进行轮换用药。
6.8收获
蜡熟末期收获,含水量低于12.5%以下时进仓储藏。注意分品种单收单脱,单独晾晒或烘干,单贮单运,防止混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