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服务三农 > 资料下载 >详细内容

酿酒专用小麦优质高产栽培技术规程(编制说明)

发布时间:2020-02-17

《酿酒专用小麦优质高产栽培技术规程》

编 制 说 明

一、工作简况

1、任务来源

2019年3月,由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提出地方标准申请,5月27日绵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下达《2019 年度地方标准制修订项目立项计划》(绵市监函〔2019〕127 号文件),批准《酿酒专用小麦优质高产栽培技术规程》地方标准立项。以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绵阳综合试验站和四川省麦类创新团队2个项目作为支撑。

2、起草单位和主要起草人

起草单位为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宜宾五粮液有机农业有限公司,主要起草人有任勇、吴舸、钟和平、任茂琼、杜小英、雷加容、何员江、陶军、欧俊梅、郑首航、张华、邹凤亮

3、主要工作过程

①成立课题组,制定工作方案

立项后,积极组织技术骨干成立课题组,召开标准编制方案论证会,确定编制原则、编制框架、内容和拟定,研究和制定了标准编制工作方案。对项目组人员进行明确分工,责任落实到人。

②收集、整理和归纳资料,撰写提纲和方案

为了做好标准编制工作,项目组成员认真收集、整理近两年的试验数据资料,到种植大户、酿酒企业及研究单位开展广泛调研,多方查找资料,经系统梳理和分析,按照GB/T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制定和撰写了标准提纲和方案。

③意见征求和修改

项目组召开标准起草工作研讨会,形成了标准征求意见

稿后,向四川省绵阳市相关部门、栽培专家,对征求意见稿进行了修订,形成了标准送审稿。

二、确定标准主要内容的依据

本标准依据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份: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由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定义、主要技术指标、品种选用与地块选择、栽培技术及指标等6个部分组成。其中主要技术指标、品种选用与地块选择、栽培技术及指标是本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是课题组经过2年不同酿酒专用品种筛选适宜氮肥、密度、播期的栽培试验等试验总结的经验,既以科学研究和试验数据为依据,结合本区域地形地貌和自然条件、酿酒专用小麦生产现状等实际情况而制定的,确保了标准的适用性、实用性和技术可行性。

三、与现行法律、法规和上级标准的关系

本标准与现行农业相关法律、法规和上下级标准没有冲突。本标准依据GB 1351-2008 小麦、GB 4404.1-2008 粮食作物种子 第1部分:禾谷类、DB51/T 1530-2012麦(油)—稻水旱轮作模式周年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规程、GB/T 15063-2009复混肥料(复合肥料)、GB/T 35238-2017 小麦条锈病防治技术规范、GB/T15671-2009 农作物薄膜包衣种子技术条件、DB51/T 1657-2013 丘陵旱地套作小麦机播高产栽培技术规程、DB61/T 1013-2016 小麦白粉病防控技术规程;

四、重大分歧意见的处理经过和依据

标准制订过程中无重大意见分歧。

五、贯彻标准的要求和措施建议

为使标准更好地发挥作用,加强酿酒专用小麦生产,规范栽培技术,提高小麦品质和产量,项目组将加强标准宣传、继续开展酿酒专用小麦的示范推广,开展酿酒专用小麦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培训,使区域内的种植户及酿酒企业能够了解标准各项技术要求,并结合自身实际落实到实际生产中。从而发现标准执行中的问题,不断修改完善。

六、其他应予说明的事项。

每年四川酿酒企业对酿酒专用小麦的需求都有较大缺口,主要有三方面原因,一是,能作为酿酒专用小麦的品种较少,二是,大户种植小麦的积极性不高,三是,种植大户对于此类小麦生产的管理经验化碎片化,没有系统性的栽培技术规程,导致生产出的小麦品质无法达到酿酒专用小麦收购标准,迫切需要针对酿酒专用小麦的栽培技术规程来全面指导生产管理。在与宜宾五粮液有机农业有限公司合作中,了解到酿酒企业对小麦品质需求的情况,为我们标准的制定提供了参考。

  《酿酒专用小麦优质高产栽培技术规程》项目组

                      2019年12月04日


  • 主办单位 :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地址:四川省绵阳市游仙区松垭镇松江路8号
  • 联系电话:0816-2822078 蜀ICP备13029189号-1 技术支持:动力网络